千億規模獨角獸基金蓄勢待發
在獨角獸公司A股上市步伐加快的當口,作為重要投資角色的公募基金,也率先為普通投資者能夠參與這一投資盛宴鋪好道路。北京商報記者從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處獲悉,6月6日專屬投資于戰略配售企業、CDR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將拿到批文,由于采取戰略配售或發行CDR的企業普遍為盈利能力較強、市值較大的獨角獸類公司,市場人士也將這6只產品稱之為“獨角獸基金”。但在獨角獸概念火爆、市場熱情高昂的當口,專業人士也建議普通投資者保持冷靜,認識潛在投資風險,無需盲目追逐爆款。
戰略配售基金獲批散戶優先購買
5月29日,包括華夏、招商、易方達、南方、匯添富、嘉實在內的6家基金公司不約而同地上報了一款封閉期為三年的戰略配售靈活配置基金,這類尚未在市場出現過的創新型基金隨即引起了廣泛關注。6月5日,市場傳出這6只產品大概率將參與CDR投資,主要是為了迎接獨角獸上市做準備。
北京商報記者從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處證實,上述6只產品將主要投資于新經濟企業IPO配售和CDR,非權益倉位投資于高等級債券和貨幣基金,公募基金所獲戰略配售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上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還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6只戰略配售基金是在6月4日晚接到監管通知的,預計6月6日拿到批文,6月11日-13日優先對個人投資者發售,14日-15日對機構投資者發售。
需要指出的是,個人投資者認購戰略配售基金的上限為50萬元,募集總規模不低于50億元但不高于500億元,若超過500億元將啟動按比例配售,也就是說若募集順利,6只基金的體量可能達到3000億元。
對于戰略配售基金的費率,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基金公司給出了較大力度的優惠,認購費率僅為0.6%,管理費率為0.1%,托管費為0.03%。對比打新基金普遍1.2%的管理費和0.2%的托管費,投資成本非常低,并且該類基金的投資門檻也低至1元。
針對投資者普遍擔憂的封閉期長達三年、流動性不夠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戰略配售基金成立后6個月將在深交所上市,投資者可以上市交易。超低的認購成本和門檻,以及能夠參與優質獨角獸企業投資,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認為,以往國內投資者對股價蒸蒸日上的中概股往往望股興嘆,除非通過QDII基金或者開設美股賬戶參與,極不方便。如今戰略配售基金可以低門檻方便國內投資者享受在境外上市的本土優質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
公募助力獨角獸企業上市
然而,對于市場火熱探討的戰略配售基金,恐怕多數投資者對該類產品投資方向并不熟知。
戰略配售實際上是“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的簡稱。關于新股首發戰略配售,我國《證券發行承銷與管理辦法》(2018年征求意見稿)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4億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內發行存托憑證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所謂存托憑證(簡稱DR)是指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在中國發行的存托憑證即為CDR。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現有能夠采取戰略配售或發行CDR的企業通常為市場俗稱的獨角獸公司。證監會下發的《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中就指出,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另外,在IPO戰略配售方面,近期已完成戰略配售的富士康即為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今年5月以來,監管機構對于CDR的配套政策也在加快出爐,5月4日,證監會發布《存托憑證發行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6月3日。5月11日,證監會為配合創新試點企業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修訂了《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部分條款。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CDR政策的密集推出,主要是為了吸引中概股巨頭的回歸,另外,也能引進國際上優質的公司加入我國的資本市場,使股票市場更具國際化和競爭力。有市場分析人士猜測,戰略配售基金屬于創新類產品,這可能是為了參與CDR投資,為了迎接獨角獸A股上市。
散戶追逐爆款還需冷靜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6月5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為自家即將發行的戰略配售基金宣傳造勢,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海報預告將有重磅產品推出,并配以獨角獸形象的圖片,獨角獸基金可謂“未見產品先聞其聲”。不過,業內專家也指出,獨角獸基金的投資吸引力雖然很強,但投資者還需冷靜對待,不要盲目追逐爆款。
楊曉晴表示,獨角獸基金可以投資戰略配售A股與CDR,投資范圍的拓展可規避單一市場風險,但其他風險仍不容小覷,除受境內環境、所投標的基本面影響外,該基金還會受境外市場因素如境外波動性、風險偏好、境外政策環境的影響,且境外市場無漲跌停板限制,所以波動有可能較普通基金大。此外,作為創新品種,該類基金可能會受到市場的過分炒作,帶來二級市場價格較凈值的顯著溢價或折價。
大泰金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驊也指出,CDR獨角獸上市是目前資本市場的熱點,市場也會大肆炒作,上市之后大概率能帶來短期的上漲,但是從香港和臺灣的經驗看,股價漲到高位泡沫破裂后會是一地雞毛的局面。尤其是這些獨角獸并不和企業成功畫等號,大部分也都是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在三年的封閉期內股價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新時代證券宏觀團隊負責人劉娟秀也表示,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當獨角獸概念被熱炒、公司估值不斷提升時,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理性,關注并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判斷公司的成長性,做價值投資,而不要被炒作概念帶來的高估值蒙蔽雙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