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09:5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摘要:天沃科技(7190,008,113%)巧施會計伎倆,通過會計估計變更手段采取較“寬松”的壞賬計提比例,涉嫌調節利潤逾17億元。
新浪財經訊 天沃科技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4.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0.50%;實現凈利潤3.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億元,2016年同期虧損約3億元,2017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買“資”增收扭虧為盈
天沃科技主要業務為工程服務與高端工程制造,分別占總營收之比為81.99%與12.51%。2017年該類業務分別同比增加3411.79%與137.24%。工程服務業務增長強勁。
新浪財經發現,2016年12月,天沃科技完成收購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機電力”)80%股權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其主營業務由非標壓力容器制造為主,轉變為以電力、新能源工程總包與服務業務為主。2016年12月收購完成后僅合并中機電力資產負債表,不合并其利潤表。因此,2017年,天沃科技首次合并中機電力業務收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營業收入104.04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2.52億元,較2016年增長793.99%,而中機電力為代表的工程服務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83.20%。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天沃科技基本面的改善并不是來自自身業務管理提升,而是來自重大資產購買增加營收規模同時實現扭虧為盈的局面。
業績還原后基本面依然不樂觀:盈利能力下降 負債高企
天沃科技2017年首次實現了近3.21億元凈利,盈利能力看似提升,但是年報中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約為-5.09億元。凈利增加了近3億元經營性凈現金流并沒有得到改善,是不是可以說明其盈利能力并沒有增強呢?
由于公司2017年的業績并入了中機電力,因此要與2016年做比較需將其報表模擬合并后進行比較才能看出天沃科技的真實盈利能力到底有沒有增強。
新浪財經通過模擬合并中機電力報表對比圖如下。從圖中可以看出將2016年模擬還原后,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65.73%,其2017年毛利率為10.79%,而還原后2016年的毛利率為14.64%,同比下降3.85%。
報表還原后對比:
新浪財經進一步發現,2015年和2016年中機電力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基本穩定,但是2017年卻出現下降近3%左右。
前文已闡述,上市公司天沃科技的主要業績貢獻來自中機電力,那么中機電力的盈利能力或代表著天沃科技的盈利能力,從中機電力毛利率下降或許推斷出天沃科技的盈利能力似乎沒有表面的那么好。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天沃科技凈利潤約為-4300萬元,這或進一步說明天沃科技的盈利能力呈現下降態勢。
中機電力毛利率:
同時,年報顯示天沃科技資產負債率86.01%,其2015年才為57.51%,增加了近20%左右。那其財務壓力又如何呢?新浪財經發現,公司2017年財務費同比增加144%,增加額約為2.64億元,進一步翻看其驟增說明,公司解釋稱2017年利息支出約為4.18億元,相對2017年約3.21億元的凈利,該利息費用是凈利的1.3倍,再加上其2017年經營性凈利為-5.09億元,這間接說明公司債務壓力很大,利息償還如果沒有其他融資手段來支撐很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借新還舊”去維持支付。
由此看出,天沃科技的資金壓力不容小覷。
采取寬松的會計估計變更手段“虛增”業績
2017年10月11日,天沃科技披露關于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稱,為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實反映公司業務結構調整升級后客戶群在質量和信用特征方面的變化,結合公司業務的實際情況并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擬對以賬齡為組合的應收款項重新評估其信用風險,重新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
從具體變更細則來看,天沃科技將應收款項1年以上的壞賬比例均調低,其中1-5年的應收賬款降低比例分別在5%到20%不等。
變更前后比較:
天沃科技為何突然變更計提比例?
根據相關公告顯示,假設該政策在2016年12月31日已適用,公司基于2016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的余額及賬齡結構進行測算,將影響天沃科技2016年度凈利潤1.47億元,本次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超過公司2016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50%。
新浪財經根據2017年年報披露的應收款項估算,壞賬估計比例變更后,其利潤將因此項會計估計變更直接增加約1.75億元。或者說,其2017年3.21億元的凈利有1.75億元是壞賬計提比例的變更后帶來的“虛增利潤”。
測算壞賬估計影響損益數據:
雖然會計估計變更只要符合會計準則的情況下是允許的,其變更理由是因為業務結構及客戶群體、合同周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需要降低其壞賬計提比例。
那么天沃科技的變更原因是否合理?客戶結構是否改善了回款質量呢?公司此舉否存在明顯的調節利潤嫌疑呢?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其應收款的期后回款比例間接說明天沃科技降低計提比例是否合理。
通過公告發現,天沃科技2016年裝備制造板塊應收賬款的期后回款比例為49.11%,電力工程總包板塊應收賬款的期后回款比例為40.54%,但是2017年該比例分別為25.00%與19.28%,回款比例平均都不及去年的一半。
那么天沃科技壞賬損失情況又如何呢?2014年公司壞賬損失率為0.01%,到了2017年該壞賬損失率0.35%,比例明顯上升。通過期后回款比例及壞賬損失率這些歷史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天沃科技業務結構雖然發生變化,但是數據顯示其客戶群體的結構質量并沒有改善,期后回款比例還低于業務結構變更之前。
這足以說明天沃科技降低壞賬計提比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這種不合理或進一步說明其存在明顯調節利潤的嫌疑。因為該壞賬計提比例變更后,賬上利潤直接“虛增”1.75億元。
壞賬損失率: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年末天沃科技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18.37億元,同比下降6.67%。報告期內計入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合計為3241.99萬元,同比下降38.16%。固定資產折舊費用下降幅度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變動幅度出現不匹配的情況。
新浪財經發現,固定資產折舊費用下降幅度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變動幅度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調整了部分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業內人士表示,重資產運營的企業,業績規模增大,其折舊理應與之業績增長勢頭相匹配,但是天沃科技通過會計政策變更使得其折舊2017年反而下降。新浪財經對比其2017年與2016年的計提折舊成本費用,2016年約為1.69億元,而2017年約為1.05億元,通過累計折舊政策調整,其為2017年利潤至少增加約7000千萬左右。
累計折舊年限調整:
新浪財經粗略估算,通過會計政策估計變更,為天沃科技“虛增”了約為2.5億元賬面利潤。
天沃科技不僅通過會計政策變更手段“調節”利潤,還通過確認為彌補虧損確認遞延所得費用進一步“調節”利潤,通過該操作使得2017年所得稅費用為-5300萬元,考慮其會計變更“虛增”金額,天沃科技通過會計手段總共為其“虛增”了約為3.3億元。因此,相比2017年其實現了約為3.21億元凈利,如果剔除會計手段“虛增”的利潤,那天沃科技2017年很有可能繼續出現虧損,其買資增加的業務并沒有增加實質利潤。(公司觀察 文/譚談)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