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09:5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藝星醫美最近披露的招股書中,這家“莆田系”企業每年營收的3成用做銷售,其中大部分拿來做廣告。
在藝星醫美最近披露的招股書中,這家“莆田系”企業每年營收的3成用做銷售,其中大部分拿來做廣告。
漂亮女演員估計都比較怕藝星醫美,冷不丁就上了該公司的廣告畫冊,成為了“人造臉”的典型。景甜、趙雅芝等演員因為被侵權而與藝星醫美打官司。
透過藝星的招股書,斑馬消費發現,醫美行業似乎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暴利。報告期內,藝星醫美的毛利率在50%以上,其凈利率在去年剛達到11%,這一水平,甚至還不如做醬油的食品企業。
近四成毛利拿來做廣告
大多數“莆田系”醫療企業里,大比例的廣告費用支出從來都是公開的秘密,此次擬赴港上市的藝星醫療美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藝星醫美)也不例外。
先來看看這家企業的營收狀況。報告期內(2015年至2017年),藝星醫美營業收入分別為4.05億元、7.23億元和10.37億元,同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0.4%、54.2%和53.3%。
期間,毛利潤分別為2.04億元、3.92億元和5.53億元,同一時期,“推廣及營銷”支出分別為0.88億元、1.90億元和2.08億元。
以2017年為例,公司實現毛利潤5.53億元,銷售費用支出為3.05億元,其中“推廣和營銷”支出為2.08億元,相當于毛利潤的38%。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凈利率分別為3.2%、6.8%和11%,分別為1298萬元、4921萬元和1.14億元。
涉77起肖像權和名譽權糾紛
胸部整形3000元起,封頂14.9萬元;鼻部手術2253元起,封頂20萬元;注射肉毒桿菌最高8000元,這是藝星醫美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價格區間。
公司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也集中在上述外科整形和注射業務上。
報告期內,外科整形手術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84億元、3.16億元和4.96億元,整形手術服務人均診療費用分別為6272.5元、6249.5元和5755.8元;注射醫療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48億元、2.71億元和3.97億元,兩項業務收入占比當期營業收入的81.9%、81%和86.1%。
目前,藝星醫美目前在全國有15家分支機構,2017年銷售位列前三是上海藝星(1.62億)、杭州藝星(1.1億)和北京藝星(1.01億),分別占比當年總營收的15.6%、10.6%和9.8%。
藝星醫美在招股書中透露,20歲至39歲的女性是該公司主力客戶消費群體,在報告期內最高比例達到75%以上。
醫學美容也是個高風險行業,2015至2017年藝星醫美先后發生過四宗醫療事故,其中三宗為四級醫療事故,賠付60多萬元,涉及上海、杭州、長沙分支機構。
不僅如此,藝星醫美曾牽涉侵權知名女演員景甜、趙雅芝等77宗肖像權或名譽權等糾紛,存在30起醫療廣告違規,2017年用于罰款、糾紛的支出達331萬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