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0:1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標在十年后,年產能計劃可達到500萬輛!
有著“冒險家”之稱的許家印又再次向著恒大進軍汽車行業邁進了一步。8月14日,在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揭牌之際,恒大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恒大FF)宣布的戰略規劃卻震驚了汽車圈:未來十年將在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五大研發生產基地,目標在十年后,年產能計劃可達到500萬輛!
同時,目前FF91首臺白車身已運抵美國漢福德生產基地,正式開始FF91的整車組裝工作,包括工程測試在內的各類嚴格測試也在同步推進,全力確保在2019年第一季度FF91按時達到量產的目標。
同時,目前FF91首臺白車身已運抵美國漢福德生產基地,正式開始FF91的整車組裝工作,包括工程測試在內的各類嚴格測試也在同步推進,全力確保在2019年第一季度FF91按時達到量產的目標。
500萬輛產能的概念是多大?
產能是衡量一個汽車企業實力的重要指標,更是企業長期發展和規劃的能力體現。在汽車巨頭的規劃中,工廠的布局和產品投放,則需要有前瞻性的對于自身品牌銷量和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和判斷。
作為深耕中國市場34年的大眾,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憑借各自在細分市場的多款產品,常年占據中國汽車消費品牌的第一梯隊。大眾在中國境內設立了近20家工廠,在工廠的全力保障下,大眾2017年的總銷量,也不過300萬輛。據不完全統計,包括
作為深耕中國市場34年的大眾,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憑借各自在細分市場的多款產品,常年占據中國汽車消費品牌的第一梯隊。大眾在中國境內設立了近20家工廠,在工廠的全力保障下,大眾2017年的總銷量,也不過300萬輛。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到2019年左右,累計工廠產能將達到600萬輛(計劃產能為570萬輛)。
大眾集團之所以有如此大手筆的產能布局,源自多年來市場增幅的良好表現。據統計,從2011年到2016年,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依次為:226萬輛、281萬輛、330萬輛、368萬輛、355萬輛、400萬輛。除了2015年同比銷量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幅。
根據以上統計,綜合對比大眾集團在華累計產能,以及此前6年銷量增幅預測,到2019年,大眾集團有望在中國實現銷售
根據以上統計,綜合對比大眾集團在華累計產能,以及此前6年銷量增幅預測,到2019年,大眾集團有望在中國實現銷售562-625萬輛的預期,這與目前的產能規劃也比較接近和匹配。
反觀恒大FF,作為剛剛涉足造車領域的新企業,沒有一款量產車真正落地,同時在品牌建設上也暫時沒有建樹,但提出來的“小目標”卻直接準備和老牌國際車企叫板,汽車圈內的震驚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評價道,500萬輛產能對于恒大FF這樣一個新興造車勢力來說難度很大。“能做到500萬輛產能,在中國就算是領軍企業了,甚至可以說是處在超級地位的企業,單靠目前的新能源車,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很有挑戰性的。當然,有恒大的加持,資金方面不是問題,再加上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扶持,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唱著“500萬產能”的號子,恒大FF又有多少實現的可能性
作為直接“被叫板”的大眾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道,“
做出這樣的承諾可以理解,畢竟需要更多的關注。”
不得不說的是,恒大FF計劃十年后計劃產能達到500萬,這已經不是步子太大的問題,而是準備一步邁到月球。
供應鏈要如何解決?
馮思翰在接受采訪時還特別提到了“電池供應的問題”,他以大眾為例,“大眾簽訂了電池采購協議,才能保障2025年達到65萬輛的目標”,而這些造車新勢力如何確保電池供應?他表示出了自己的態度:“
如果生產的是玩具車,這或許沒問題”。
根據大眾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在2800萬到3000萬輛的規模,而新能源汽車規模在600萬輛到700萬輛。
對于汽車制造業來說,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供應鏈企業的產能也直接限制了整車制造的產能,而作為新能源行業,顯然最依賴的是動力電池的供應。
對于汽車制造業來說,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供應鏈企業的產能也直接限制了整車制造的產能,而作為新能源行業,顯然最依賴的是動力電池的供應。
作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寧德時代是眾多車企在尋求動力電池合作時,紛紛拋出橄欖枝的對象。而對于寧德時代來說,單一一家企業的供應量始終有限,分配到每家企業頭上的數量則更為缺少。此前就有車企內部人士表示,寧德時代的電池“很難拿”,想要獲得充足的供貨存在困難。而此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威馬汽車電池供應商風波,也和寧德時代的供應量存在一定關系。
寧德時代在2017年以12GWH的動力電池出貨量成為世界第一的動力電池生廠商,在國內超越比亞迪的同時還超過了給特斯拉供貨的松下。至2017年底,寧德時代已經手握17.09GWH的總產能,而湖西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將在2020年投產后新增24Gwh。但盡管如此,寧德時代的電池產能仍在未來仍有些入不敷出。
當然,我們并不排除恒大FF選擇其他供應商來提供電池,又或準備自建工廠。但不得不考慮的是,國內目前的動力電池企業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兩極分化狀態,在技術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據恒大FF此前公開的資料來看,更多的專利都集中在了
當然,我們并不排除恒大FF選擇其他供應商來提供電池,又或準備自建工廠。但不得不考慮的是,國內目前的動力電池企業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兩極分化狀態,在技術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據恒大FF此前公開的資料來看,更多的專利都集中在了整車制造以及智能化方面,對電池領域幾無涉獵。
恒大財大氣粗毋容置疑,同時也籠絡了一大批汽車人,廣汽豐田原董事長袁仲榮也在8月正式加盟恒大FF,任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總裁。但是盡管有著龐大的資金以及人員的支持,作為新入者的恒大FF仍要對汽車行業存在著敬畏之心,而不是一味的唱著“大躍進”的號子,畢竟我們還是都希望中國新崛起的造車勢力能成功,而不是留下資本過后的一地雞毛,和一堆笑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E車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