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立品牌,到占領市場,再到融資千萬元,最后到徹底倒閉,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近日,杭州鼎家的長租公寓企業因資金問題停止運營,創了長租公寓從爆紅到爆倉的新紀錄。
鼎家公寓倒下,因為租金貸特殊的運營模式,導致房東、租戶、金融機構接連遭殃,折射出長租公寓運營商資本、租戶“兩頭通吃”的瘋狂一幕。
一家倒下,三家倒霉
房東沒有收到租金,租戶交了租金卻住不下去,雙方察覺時中介卻不見了——發生在“鼎家”公寓的,是傳統租房市場里最典型的“黑中介”違法案例。只不過這次發生在改頭換面的長租公寓上。
鼎家倒下格外吊詭。此前,關于鼎家公司破產倒閉的傳聞不斷,該公司法人8月2日特意發布申明,承認公司確實存在資金困難,內部也發生了高價收房、侵吞租金等一系列事件,但承諾會給個滿意的結果;但15日,有業主和租戶發現,該公司辦公地點“人去樓空”;20日,該公司發布通知稱,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斷裂,已停止運營。
但與傳統“黑中介”不同的是,這家長租公寓的租戶還涉及一筆“租金貸”。在鼎家與租戶之間,還有一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鼎家從房東手里收來房子、把房子租給租戶,金融機構率先把租戶需要支付的租金一次性墊付給鼎家,后續租戶租住過程中不再向鼎家支付房租而是按月把錢還給金融機構。
如今鼎家倒下,房東沒收到租金要拿回來房子,租戶沒地方住自然不繼續還款,金融機構則面臨欠款。“我們也是受害者。我們墊付未償還的錢還有180萬左右,涉及243位租戶。”金融機構“愛上街”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已找到了鼎家負責人,但還未談好此事如何解決。
“租金貸”模式藏雷
鼎家爆倉事件,讓不少長租公寓租戶心頭一緊,因為很多人都以類似的形式還款。
經人提醒,在北京租住蛋殼公寓的市民李女士才發現自己每次交租其實是“還款”。去年,她租下一套蛋殼的長租公寓。按照蛋殼方面的要求,每次房租通過“58月付”微信公眾號繳納,但該公眾號的支付頁面顯示,她每月繳納的租金都寫為“還款”。這與鼎家的貸款基本一樣。在“58月付”官網上,這項產品被解釋為“58同城推出的按月付房租的金融服務”,租戶只需要湊夠首月的房租及押金,剩余的房租將由58月付一次性付給公寓,租戶按月還款給58月付即可。
本來就被認為投資回報率太低的長租公寓,為何不選擇直接向租戶收房租,而是要多一道手續變成“貸款模式”?
“愛上街”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一方式的出發點是幫助租客降低租房壓力。從租戶的角度上看,這種“租金貸”的確可以每月支付一次租金,免去一次性躉租多月或半年的租金。
然而,在業內看來,這其實是長租公寓借著租戶在暗自“斂財”。“長租公寓運營商通過租金貸,可以迅速回籠資金。”一家知名租賃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租戶按季付租金太慢,通過金融機構的墊付,可以一次性拿回租期內的全部租金。回籠資金后,就可以進一步收房、擴大市場占有率。這也就成為長租公寓運營商寧可花錢把租金變貸款的主要原因。
“愛上街”公司這位負責人直言,這種“租金貸”其實是一種信用貸款,是借著租戶的信用,由金融機構墊付給長租公寓運營商租金,這筆貸款的抵押物正是租戶的信用。金融產品對申請人的信用記錄有要求,一旦逾期不還款還會影響租戶的信用記錄。
“兩頭吃”為何還倒閉?
鼎家公司官網披露,這家公司是在2016年成立;2017年才創立長租公寓品牌,截至去年底已發展超5000間公寓;今年2月初,該公司還獲得千萬級融資。
寥寥數字,可濃縮成長租公寓行業的簡史。從2016年開始,大量資本涌入租賃市場,長租公寓品牌層出不窮,爭相擴張。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些運營商一頭吃市場融資,一頭吃租金貸,竟會如此快“爆倉”破產。
一般來看,市場上的長租公寓運營商分為重資產和輕資產兩類,重資產運營商主要是萬科、龍湖等開發商持有的房屋改為長租公寓;而輕資產運營商則大多是互聯網企業,并不持有房屋。“輕資產公司的投資收益更低,面臨著拿房成本、運營成本的壓力。”上述租賃企業負責人說。
這位租賃企業負責人舉例,如果長租公寓運營商從金融機構通過“租金貸”獲得1年4萬元的租金,運營商按季付給房東8000元的租金,那么剩下的3.2萬元就可以到市場上再收來4套同樣的房子。這樣一來,一套房子反而生出來4套房子。看似是可以穩定地循環往復,但背后卻是不斷加大的杠桿,一旦資金鏈中間某一環斷了,將影響一連串的房。到頭來,這些運營商既無錢支付給房東,也無錢退房租給租戶,跑路、倒閉、破產便是最終的結局。
“好的時候是金融創新,但出了問題就變成一筆糊涂賬,責任也很難說清。”易居房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對于長租公寓來說,各類貸款都是為了融資,進而擴大規模、廣收房源。對于當前長租公寓的業務來說,金融創新力度雖然很大,但也需要強化監管,對經營資質從嚴把控。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