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4 10:2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2018年半年報相繼披露,各家銀行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貸款結構、風險水平等隨之公布。
作為“國有五大行”中的領先者,建設銀行(6.680, 0.04, 0.60%)2018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474.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4.56億元,增幅為6.08%,相當于日賺8.06億元。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建行生息資產17.55萬億,生息資產收益率較年初上升13個基點至4.31%;利息凈收入239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16.32億元,增幅9.93%,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70.46%,成為利潤增速保持行業較高水平的主要動力。在凈息差上,上半年建設銀行凈息差為2.34%,較2017年上升13個基點,資金成本優勢進一步展現。
有銀行業分析師稱,以息差回升驅動為核心的凈利息收入高增長,凈手續費收入邊際改善才是建設銀行核心盈利能力持續領先同業的根源所在。建行息差環比繼續提升,不良率仍在改善,核心盈利能力強勁。
同時,上半年,建設銀行經營與創新圍繞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展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5012.16億元,領跑五大國有行。自去年11月底率先進入的住房租賃市場,已初見成效,運用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179.37億元投入住房租賃市場。
上半年凈利1474.65億增速超5%
中報顯示,建行資產總額22.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807.99億元,增幅為3.08%;營業收入3399.03億,比2017年同期增加195.15億,增長6.1%。利潤總額1814.20億,比2017年同期增加93.27億,增長了5.4%。
其中,凈利潤1474.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4.56億元,增幅為6.08%,增幅超過5%,相比去年同期增速的3.81%,經營業績明顯呈現良好勢頭。
從營收情況來看,上半年實現利息凈收入2394.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16.32億元,增幅9.93%;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70.46%。非利息收入1004.17億,比2017年同期減少21.17億,下降2.1%,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9.5%。
對比五大行發現,建設銀行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情況下,能以低位企穩的負債成本實現核心存款的增長,存款成本較17年全年僅上升1個基點至1.34%,仍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從生息資產規模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建設銀行的生息資產規模僅次于工商銀行(5.360,-0.01, -0.19%),生息資產收益率、計息負債成本率分別為3.81%、1.61%,分別較2017年末提升15個基點、5個基點。生息資產收益率還略高于工行,在五大行中位于前列。
個人銀行業務占利潤總額44.5%
從信貸結構構成來看,建設銀行對零售端發力程度較為明顯。
截至2018年6月末,集團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達13.4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489.47億元,增幅4.25%。其中,境內個人貸款和墊款55512.7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574.22億元,增幅6.88%。公司類貸款和墊款66431.4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96.24億元,增幅僅為3.10%。個人類貸款和墊款增速明顯高于公司類,零售貸款增長快于對公貸款。
在利潤構成上,上半年,建設銀行利潤總額1814.20億元,個人銀行業務實現利潤總額807.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6%,占集團利潤總額的44.5%;公司銀行業務實現利潤總額491.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99%,占本集團利潤總額的27.09%。個人銀行業務成為貢獻營業利潤的絕對優勢力量。
信貸結構的優化成為建設銀行發展的一個長期命題。對于不良率高達6.59%和7.37%的制造業及批發和零售業,建設銀行在2018年均實現貸款金額和貸款占比的“雙降”。其中制造業從2017年年底的1.18萬億降至1.17萬億,占比降至8.68%,相比上年末下降45個基點;批發和零售業貸款金額從去年末的4362.75億降至4077.11億,所占比重下降44個基點。
建設銀行方面稱,在主動優化信貸結構方面,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賃等戰略性業務;持續提高綠色信貸占比,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主動強化信貸基礎管理,促進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深化貸中放款審核和押品集約化管理體制建設,建立完善貸前、貸后環節風險決策機制。
得益于零售端業務低不良率、高收益率的特征,建設銀行資產質量優勢明顯。截至6月末,建行不良貸款余額1987.5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48%,較一季度末下降1個基點;關注類貸款占比為2.82%。不良率1.49%,較一季度末下降1個基點。其中,公司貸款不良率較年初下降6個基點至2.52%,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3個基點至0.45%。撥備覆蓋率水平也出現改善,撥備覆蓋率相比去年年末上升22個百分點至193.16%,接近200%,在國有大行中僅次于農行。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超4.5萬億
建設銀行在上半年住房按揭貸款“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重點支持居民購買自住房需求”。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5012.16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881.49億元,增幅6.84%。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規模領跑其他四大國有行。
半年報顯示,其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占到集團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的33.46%,個人住房貸款占到個人貸款和墊款總額的81.08%,相比去年年末占比進一步提升。
在對開發商的貸款上,建設銀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類貸款余額3601.21億元,較上年末新增411.21億元,重點支持優質房地產客戶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
2017年以來,建設銀行逐漸確立了“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去年11月份以來,建設銀行在佛山、深圳、廣州、東莞等地推出多項住房租賃相關業務,給專業化經營機構、住房租賃項目、個人租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上線了租賃服務平臺“CCB建融家園”,打造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成立建信住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住房租賃業務在“全面開花”。
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已與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簽訂了住房租賃合作協議,243個城市實現平臺上線;與近1500家企業開展了租賃市場合作;平臺已累計上線房源35萬余套,出租近9萬套。此外,建設銀行通過運用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179.37億元投入住房租賃市場。
普惠金融的持續建設也初見效益。截至今年6月末,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4912.89億元,比上年末新增727.87億元,同比增速44.33%,普惠金融貸款客戶數86.85萬戶,同比新增38.34萬戶。
而作為支持各項業務發展的金融科技,建設銀行成立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繼續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在信息技術和產品創新上不斷突破。手機銀行運用互聯網開放思維,由作為傳統的交易渠道向“在手機上經營銀行”轉型,截至6月末,個人手機銀行用戶達2.87億戶,較上年末增長7.90%。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