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09:4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管狂歡之后,留下一地雞毛。所謂的四道“防火墻”,實則麻煩纏身、自身難保。雷爆了,火還是燒到了投資者身上。
資管狂歡之后,留下一地雞毛。所謂的四道“防火墻”,實則麻煩纏身、自身難保。雷爆了,火還是燒到了投資者身上。
然而,事已至此,誰來埋單?
金秋9月,上海的天氣晴空萬里,可孫女士一行數十人的心中卻一片寒涼。
孫女士等人是聯儲證券“中弘新奇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者。由于項目逾期,他們從全國各地趕到上海討要說法。
從上午到下午,孫女士一行人先后轉戰聯儲證券、上海證監局、上海信訪辦等多地。
投資者提供的舉報材料
最后,他們不得不向聯儲證券管轄地深圳市證監局寄了一摞舉報材料。
四道防火墻防不住一個“雷”
9月19日一大早,孫女士便強顏歡笑,從杭州出發乘坐火車前往上海討要說法。她的首站目的地是位于陸家嘴的金磚大廈8樓,這里是聯儲證券上海資產管理總部。
聯儲證券原名眾成證券,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注冊資本25.731億元,凈資產56億元,注冊地為深圳。
這次投資者維權的逾期項目是聯儲證券2016年成立的一款資管計劃,總共分為7期,到期日分布在2018年7月至2018年11月期間。目前,聯儲證券管理著這款資管計劃將近5億元的資產。
“中弘新奇1號”到期情況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獲得的一份《集合資產管理合同》(下稱:合同)顯示,該計劃投資于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陜國投·聯儲證券中弘新奇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計劃為事務管理類信托,以信托貸款方式投向于浙江新奇世界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用于補充新奇世界的流動資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浙江新奇世界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2億元,股東分別為上海電影集團影視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中弘股份(000979.SZ)。
一份“中弘新奇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宣傳材料介紹,這款資管計劃總共有四大還款來源,分別是新奇影視的經營收入、連帶責任保證人中弘集團、中弘股份和自然人王永紅。
聯儲證券推介材料(投資者提供)
維權代表賴瑋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這款資管計劃收益大概在8%左右,也不算很高。然而,當時恰逢2015年股市異動,市場上可選投資標的并不多,加上聯儲證券也有一定知名度,產品也有上市公司加持,于是投資者們才選擇了投資。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早在2017年12月,新奇世界就出現過逾期未完成當期貸款利息的劃轉,聯儲證券發布公告,稱資管計劃會盡快進行收益分配。
再加上隨著中弘股份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資管計劃踩到的雷爆了,火還是燒到了投資者的身上。
盡管有四道“防火墻”,但是這四道“防火墻”并沒能真正發揮作用。
偽防火墻“中弘系”
沒能真正發揮作用的還有另外三道偽防火墻:中弘集團、中弘股份、自然人王永紅。中弘集團、中弘股份實則關系密切,并且都由自然人王永紅實際控制。自去年至今,中弘就一直麻煩纏身,實控人王永紅則奔赴香港至今未歸。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查閱中弘股份近年來的財務報表也發現,自2015年起,中弘股份的業績就節節下跌。其中,2017年的公司凈利潤為-25.11億元,較2016年下跌幅度達到1699.36%。9月26日,中弘股份最新披露,公司逾期債務本息合計52億元。
2018年1月,有投資者關注到中弘股份控股股東中弘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已被輪候凍結的消息,便開始與聯儲分管該項目的汪姓經理溝通。
該項目經理對投資人稱,“中弘資產很多,遠大于負債。目前一積極賣資產還債、二資產公司在債務重組,上市公司重組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投資者們原本以為,收到利息、還能賣資產還債,能松一口氣過年了,卻沒想到自己走入了另一個巨大的深淵。
今年6月,本該支付給孫女士的8萬元投資利息遲遲沒有支付。7月1日,在理財經理的陪同下,孫女士見到了自己資管計劃的項目經理。
孫女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去聯儲證券維權,接待的項目經理認為中弘加安吉項目的錢覆蓋我們的債務綽綽有余。另外中弘當時的確在如意島上有些動作,同時還在推進與新疆佳龍的重組。于是,我們就相信了。”
可隨后的7月19日——該資管計劃的第一期到期日,投資者們再一次失望了。據孫女士稱,她不僅沒有收到利息,連本金的影兒也沒見著。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中弘股份重組的消息也以失敗告終。隨著情況進一步惡化,8月23日,20余位“中弘新奇1號”資管計劃的投資者一同去聯儲證券討要說法。
投資者在聯儲證券辦公地金磚大廈維權
在溝通會上,投資人們見到了聯儲證券CEO張翔東,以及資管部門和法務部門的若干工作人員。其中一位高管對投資人表示,安吉項目估值10億元,拍賣后或可覆蓋“中弘新奇1號”的5億元融資。
可是,有投資者和第三方曾去實地探訪得知,安吉8億住宅項目已經賣了4.5億元,剩余即便全部賣出也只有3.5億元回款,連投資者5億的本金都覆蓋不了。
《新京報》也曾報道,安吉項目進展大幅晚于預期,中弘在當地拖欠包括大型央企等在內的施工方資金,部分項目并未開工或已停工。
資管狂歡后的“后遺癥”
這次溝通大約進行了4個小時,聯儲證券方面表示會及時給投資人匯報情況。
“一天還沒過,聯儲證券就說我們把消息透露給了媒體,從此便拒絕和我們溝通。”孫女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為這件事我成宿成宿的睡不著,每次來上海維權還要強顏歡笑,跟家人說自己是去玩了,其實呢?”
投資人在信訪辦(投資人供圖)
為確認這一情況,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多次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聯系聯儲證券方面,但均未能得到正面回復。
聯儲證券官網顯示,作為一家全牌照券商,聯儲證券業務種類眾多,具體包括:證券經紀、證券資產管理、金融產品代銷、基金代銷等。
自2015年起,聯儲證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已設立62家證券營業部、20家分公司和2家子公司,實現全國布局。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在三年來也節節攀升,2015年2億元,2016年14億元,2017年則達到26億元。
在資本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聯儲證券資管計劃數量也開始激增。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2015年-2017年,聯儲證券設立的集合資管計劃產品數量分別為5只、41只和19只。也就是說,公司2016年的資管計劃是2015年的8倍。
然而,聯儲證券可能也沒有想到,資管計劃產品的迅速增多帶來的“后遺癥”會如此快地顯現。
據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除前文提到的“中弘新奇1號”踩雷中弘股份外,聯儲證券“聚誠9號”踩雷*ST凱迪(000939.SZ),“聚誠15號”踩雷東方金鈺(600086.SH),“聚誠16號”踩雷盛運環保(300090.SZ)。這些上市公司都無一例外的深陷債務泥潭。
而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聯儲證券“聚誠1號”資管計劃也在本月確認逾期,資金很可能流向了跟樂視網(300104.SZ)相關的易到用車。
一年之內出現5個資管產品兌付逾期,且這些產品均成立于2016年及2017年初,聯儲證券是風控錯位,還是命途多舛呢?
北京一家金融機構資管部的張先生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一般來說資管計劃的管理者要承擔主動管理的職責,如果只是當做通道來做,風險緩釋措施不到位,踩雷的幾率就會很大。大環境不好,踩一兩個雷就罷了,連踩五個自身就應該反思了。”
對于“踩雷”資管計劃的后續處理,聯儲證券曾對媒體表示,今年踩雷的4家上市公司項目,也都已經進入了相應的司法程序。
你對聯儲證券頻頻踩雷又是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