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10:0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9月26日,中信建投公告一口氣披露了五起訴訟、仲裁事項。其中仲裁事項全部為股權質押踩雷。
9月26日,中信建投公告一口氣披露了五起訴訟、仲裁事項。其中仲裁事項全部為股權質押踩雷。根據公告,中信建投涉及的四筆股權質押業務出現了逾期。其中,兩筆為定向資管計劃,2015年12月、2016年2月,“中信建投證券龍興 578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接受了印紀傳媒(3.280, -0.18,-5.20%)第一大股東北京印紀華城兩次股票質押,合計金額11億元,回款最終期限分別為2018年5月2日及6月28日,但截至目前,仍有9.8億元本金,及至少3368.95萬元利息未償還。這也是近2個月券商涉及的股權質押訴訟中涉案金額最高的。
9月15日,西南證券公告稱,西南證券作為“西南證券互利通8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的融資人,按照委托人指令提起訴訟,申請云南興龍實業就東方金鈺(10.040, 0.00, 0.00%)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承擔違約責任,償付相關本息和違約金等總計3.33億元。而除了中信建投證券和西南證券,華鑫證券、東興證券、華安證券以及銀河證券4家券商也陷入股權質押糾紛當中。
從質押股權的公司來看,東方金鈺、ST長生(3.260, 0.00, 0.00%)(維權)等被監管處罰的幾家公司也赫然在列。根據銀河證券公告,長春市祥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去年8月將長生生物股票質押給銀河證券,目前尚有5308萬元尚未支付,已構成違約。西南證券受累于東方金鈺,因該公司相關銀行賬戶、持有的子公司股權及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被凍結。
事實上,券商股權質押業務規模逐步縮水。半年報顯示,以頭部券商來看,中信證券(16.170, -0.52, -3.12%)和國泰君安(14.590, -0.40, -2.67%)今年上半年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規模已較去年末下滑,降幅均達20%以上。
華東一家券商資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股權質押存在一定風險,特別是公司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風險就更加大。在股市震蕩的行情中,部分個股面臨平倉的風險,這或許也是近期關于股權質押訴訟增多的原因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股權質押新規和資管新規陸續出臺,對質押融資主體、資金用途、還款來源、質押率等均做了明確規定,嚴監管之下,很多到期質押無法繼續,融資難度升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