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1 10:09 | 來源:未知 | 作者:張春楠 溫夢華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0月27日,當代東方公告稱,公司將所持控股子公司霍爾果斯耀世星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世星輝”)全部51%的股權轉讓給耀世星輝原管理層。
10月27日,當代東方公告稱,公司將所持控股子公司霍爾果斯耀世星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世星輝”)全部51%的股權轉讓給耀世星輝原管理層。結合耀世星輝最新的財務狀況以及市場整體情況,經交易雙方協商,最終確定本次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為3939.18萬元。耀世星輝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記者查詢公告發現,耀世星輝僅在2017年就為當代東方貢獻了3669萬元的投資利潤,貢獻了上市公司當年超過三成的凈利潤。據耀世星輝官方微信報道,耀世星輝在今年4月完成了超過2億元的A輪融資,投前估值已達10億元,按此計算,耀世星輝51%股權的價值應該超過5億元。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或為緩解已經“迫在眉睫”的現金流壓力。當代東方同日的公告稱公司去年從募集資金拿出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的1.3億元暫時無法償還,而且目前公司仍有8000萬元的逾期借款沒有償還。“導致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而公司出售資產進展緩慢,無法及時回收現金流。”公司表示。
當代東方10月31日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當代東方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67.2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516.23 %。截至10月31日收盤,當代東方報收5.09元/股,總市值40.3億元。
出售資產或為緩解資金緊張?
公開資料顯示,耀世星輝成立于2016年,主營業務為時尚類綜藝節目的策劃、制作與發行,以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短視頻制作、品牌營銷。當代東方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子公司耀世星輝的“悅系列”綜藝欄目、自制短視頻為載體,與河北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等電視臺就口播廣告、硬廣、線下活動、欄目冠名、特約廣告、專題廣告等形式開展廣告業務,積累廣告業務資源。
2017年1月,當代東方以自有資金出資255萬元收購耀世星輝51%股權。公司稱目的是為了加強在綜藝節目、電視劇投資制作等內容端的資源儲備及布局。
而耀世星輝表現也不負上市公司期望。2017年耀世星輝的營收達到1.94億元,凈利潤達到7194萬元。當代東方年報顯示,耀世星輝在2017年為當代東方貢獻了3669萬元的投資收益,當年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1.09億元。每經記者據此計算,耀世星輝在當年為公司貢獻了超過三成的凈利潤。
今年4月,耀世星輝擬進行A輪融資。耀世星輝官方微信發文稱,本輪融資由中匯金集團、中盛京華、銀紀資產聯合投資,根據此次A輪增資擴股耀世星輝投前估值已達10億。按此計算,耀世星輝51%股權的價值應該超過5億元。
那么,如今4000萬元轉讓51%股權,當代東方為什么要這么做?當代東方總裁助理李澤清表示:“這個問題我不方便回答你。”
相關公告顯示,上述投資方合計投資2.1億元,認購耀世星輝新增的105萬元注冊資本,當代東方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此次增資擴股及激勵股權轉讓完成后,當代東方所持耀世星輝股權將由51%下降至39.62%。如果當代東方不放棄優先認購權且維持51%的持股比例,那么所需出資的金額為1.071億元人民幣。
不過,此次轉讓股權前,當代東方稱由于各投資方就上述投資協議及補充協議已支付投資款比例未達20%,且激勵股權的行使條件也未滿足,故截至2018年10月27日,當代東方持有的耀世星輝股權比例仍為51%。
對于出售耀世星輝的原因,公司表示有助于提高公司資金流動性,精簡公司業務板塊,集中力量做強影視渠道運營和內容投資的主業,有利于公司在當下市場波動期增強抗風險能力。
目前公司也在公告中坦承流動資金緊張。2017年10月26日,當代東方審議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3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主要為償還短期向股東單位及子公司的借款、與子公司往來款及對外投資,期限自該次董事會決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
如今12月期限已到,鑒于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當代東方未能將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1.3億元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
同時,截至公告日,公司還有8000萬元的逾期借款沒有償還,逾期借款利息達88萬元。
公司解釋稱2018年初起,由于注冊地(霍爾果斯)財稅政策調整,公司部分子公司受到了限開發票、停開發票等暫時性政策的影響,無法及時向客戶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部分收入暫時無法回款。而因為行業情況,導致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公司出售資產進展緩慢,無法及時回收現金流。
對于上述一系列情況,每經記者詢問李澤清,對方稱:“以公告為準,其他不便多說。”隨后記者多次撥打當代東方董秘辦電話,均未接通。
記者查閱年報發現,當代東方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經多年為負。當代東方2015年、2016年、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90億元、-9411.84萬元、-4.66億元,2018年上半年為115.59萬元。對此,當代東方在2017年年報中稱經營活動現金流產生重大變動的原因主要是本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規模的擴張、采購額增加導致支付的業務資金增加。
第一大股東股權全部被司法凍結
事實上,近來,當代東方不僅流動資金緊張,其背后的第一大股東也深陷糾紛和股權被凍結的困局。
8月底第一大股東所持部分股權被凍結尚未有最新進展,日前,當代東方再次遇上第一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截至10月17日,當代文化持有公司股份22.18%,其中處于被司法凍結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2.18%,處于司法輪候凍結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0.50%。當代集團持有公司股份 10.79%,處于被司法凍結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0.79%。先鋒亞太持有公司股份1.87%,其中處于被司法凍結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29%。
記者根據上述公告計算,截至10月17日,當代東方第一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當代東方33.26%的股權均被凍結。此外,當代文化、當代集團、先鋒亞太持有的當代東方的股份已全部質押。
對于第一大股東股份被凍結以及全部質押背后是否與上市公司現金流緊張有關?李澤清沒有正面回答每經記者。
梳理當代東方公告發現,此次凍結主要原因有兩個,分別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與當代文化、當代集團存在合同糾紛,以及自然人姜瑋彥與北京先鋒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存在合同糾紛。
當代東方2018年半年報曾提到,自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當代文化依據增持計劃通過“西藏信托·萊沃2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2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94%,累計交易金額為1.95億元。2018年8月,基于自身資金安排,“西藏信托·萊沃2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通過集合競價方式減持完畢上述股份。
上述原因中談及的合同糾紛究竟是什么?是否與西藏信托·萊沃2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有關呢?
記者分別致電當代文化、當代集團、先鋒亞太,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而李澤清也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以公告為準。
記者也曾致電西藏信托有限公司欲了解詳細情況,對方稱“現在沒處理好,不方便接受采訪”。在記者問及該合同糾紛是否與“當代文化通過西藏信托增持當代東方股份”有關時,對方也表示不方便說。
當代東方在公告中稱“本次第一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事項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無直接影響。”
那么,對公司正在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是否有影響呢?京師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羅智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有可能影響。不過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因為第一大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那么第一大股東被凍結的那部分股權不能置換也沒辦法出讓。因為司法程序在先,股份被凍結后不能做股份的相應安排。”
羅智愉進一步解釋稱:“如果是花錢購買資產,不需要第一大股東的股權,這種情況下,第一大股東股權被凍結,是不影響企業去投資的。如果是股權置換類,比如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需要用到股東股權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影響,如果沒有運用到股東的股權,那就不會有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