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1 10:04 | 來源:未知 | 作者: 姜沁詩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發展12年的短債基金今年迎來了春天——不僅各基金公司紛紛跟風發行相關產品,規模也迎來爆發式增長
發展12年的短債基金今年迎來了春天——不僅各基金公司紛紛跟風發行相關產品,規模也迎來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分析,在貨基和理財產品受到壓制的情況下,短債基金的火熱與其“貨幣增強”或“理財替代”的定位有關。
三季度規模激增
據Wind數據統計,短債基金三季度總規模為478.1億元,較二季度末增加258.17億元,增幅達到1.17倍。其中,增幅最大的基金為鵬揚利澤債券,該基金規模由二季度末的6.52億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79.2億元。此外,嘉實超短債、中歐短債A、平安大華短債等6只基金三季度也實現規模翻倍。從收益上來看,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6日,有多只短債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超過4%。
近期受市場追捧的短債基金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在國內已經發展12年有余。所謂短債型基金是一種短期純債型基金,不投資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投資的固收類資產也以流動性較好、剩余期限在1-3年以內的中短期債券為主,定位主打“貨幣增強”或“理財替代”。
短債基金近期受到熱捧,也與其“貨幣增強”的定位有關。據海通證券(10.160, 0.74, 7.86%)分析,一方面,2018年以來,在債券市場回暖、流動性持續寬松的背景下,貨幣基金收益率大幅下行;另一方面,股市的持續低迷使得基民投資股混型產品的意愿降低。另外,政策方面,今年4月出臺的《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使得貨基規模或受制于銀行的一級凈資本金。同月,央行等四部門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因此貨幣基金、理財債基乃至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勢必進行改造。隨后的5月,貨基T+0贖回提現額度要求不得超過1萬元,使得貨基贖回效率大打折扣。9月理財新規正式稿發布,打破剛兌、凈值化管理、消除嵌套和資金池操作等一系列規定再一次預示著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將面臨重大轉型。今年推出的這些監管組合拳大大壓制了貨基以及理財產品的發展,于是短債基金迎來了春天。
個人投資者居多
三季度以來,15家基金公司上報18只短債基金,另外有12家公募旗下的15只基金正在申請變更為短債型基金,僅9月份以來申請變更注冊的基金數量就達到5只。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未來這一品類的總規模還將顯著提升。
據海通證券分析,從投資者結構的歷史分布來看,除2015年以外,短債型基金個人投資者份額占比整體高于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今年以來份額的大幅增長,主要由個人投資者所推動。截至2018年6月30日,短債型基金個人投資者份額占比高達近82%。然而從個基來看,情況則有所不同:融通通源短融、鵬揚利澤投資者結構歷史均由機構所主導,而大成景安短融今年以來也有較多的機構資金進入。相比之下,嘉實超短債、博時安盈和金鷹添瑞中短債則主要由個人投資者所持有。出現市場整體和基金個體差異的情況或許主要由于短債基金樣本量較少,故市場整體情況易受到單只規模較大的產品所影響,例如今年以來金鷹添瑞中短債規模增長較快,截至2018年6月30日,產品總規模已占據市場近5成份額,而其持有人幾乎全為散戶,故主導了市場整體投資者結構的情況。
據博時基金分析,短債型基金的優點較為突出:第一,中短債基金投資限制少于貨幣基金,可獲取的收益空間也更高;其次,短債基金可使用更大杠桿比例,傳統貨基杠桿僅為1.2倍,中端債基金杠桿可達1.4倍,可較大程度利用價差賺取一定收益;第三,投資組合剩余期限更靈活,既可投資流動性較強的短端資產,也可投資于剩余期限在(1-3)年內的債券,而普通貨幣基金的投資剩余期限為120天;第四,申贖便捷,開放運作,投資者可靈活投資,提高資金效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