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09:5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朱藝藝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4-2016年并購熱潮背后的“一地雞毛”,如今,集中體現在上市公司商譽減值問題上。
2014-2016年并購熱潮背后的“一地雞毛”,如今,集中體現在上市公司商譽減值問題上。
根據11月1日的wind數據,截至2018年三季報,A股3573家上市公司商譽高達14483億元,但目前商譽減值情況尚無數據,目前僅可統計到2018年中報,全部A股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為49.59億元。
此外,可供參考的一組數據是,2017年A股商譽減值損失高達357億,而2015-2016年,這一數據分別是77.51億元和101億元。
“很多公司在收購方案中都有對賭協議,如果對賭沒達到,調整估值就有商譽減值。”11月1日,上海一位負責并購重組的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高溢價收購后遺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三季報發現,不少上市公司的商譽是收購所導致的后遺癥。
10月30日,南京新百(600682.SH)發布三季報,實現營收106.18億元,同比下降14.38%,凈利潤也為虧損的12.16億元,下滑424.52%。
在三季報中,南京新百表示,凈利潤和主要指標同比都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在半年報期間計提House of Fraser(UK&Ireland)Limited及其下屬企業(簡稱HOFUKI)商譽減值,減值金額約18.4億元”。
2017年末,南京新百賬面商譽71.69億元,占凈資產的比例高達89.51%。
時間拉回2014年4月,南京新百的控股股東三胞集團以1.55億英鎊買下擁有169年歷史的老牌英國百貨HOF89%股權,創下了當年中資收購海外零售公司的交易紀錄。同年8月,HOF被注入上市公司平臺。
不過,HOF在中國的本土化并不順利,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HOF銷售額同比減少6.3%至7.878億英鎊,利潤虧損4390萬英鎊,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50萬英鎊。
2018年6月6日,HOF宣布提出破產保護程序,確認將關閉旗下59家門店中的31家,并裁員6000人。
8月,南京新百將其以9000萬英鎊的價格轉手賣給了英國一家大型零售集團Sports Direct。
無獨有偶,通過60億并購布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長園集團(600525.SH),也面臨54億元商譽“懸頂”。
盡管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2億元,同比增長1.65%,凈利潤12.78億元,同比增長103.62%,但是同期,長園集團的扣非凈利潤只有1.75億元,同比減少了59.9%。
從公告中可知,長園集團的凈利潤大幅上升源于“出售長園電子75%股權以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產生的投資收益”,而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則真實反映出收購的“后遺癥”。
“主要是中鋰新材、長園和鷹業績大幅下降導致相關商譽存在較大減值風險,以及應收沃特瑪款項存在較大減值風險等”,長園集團如此解釋。
在三季報中,長園集團表示,受沃特瑪事件影響,2018年1-9月中鋰新材虧損額7011萬元,預計全年無法扭虧,目前商譽13.2億元,將于本年底前計提減值準備。
另一家收購標的長園和鷹業績表現也不佳,2017年底商譽減值準備余額6583.78萬元,目前商譽余額16億元,也將在年底前做相應的計提準備。
2002年上市的長園集團,原業務圍繞電網設備以及新材料,2014年,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其通過并購布局了電動汽車產業鏈。
2014年,長園集團相繼投資星源材質(300568.SZ,2016年12月上市)、收購江蘇華盛精化工80%股權、增資獲得深圳沃特瑪電池11.11%股權。此外,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分別收購了珠海運泰利100%股權、長園和鷹80%股權和中鋰新材80%股權,這三項資產評估增值率分別高達1300.42%、652.02%和367.51%。
另據公開數據統計,近四年來,長園集團在并購上投入資金超過60億元。持續高溢價收購帶來的是激增的商譽。
截至2017年底,長園集團賬面上商譽余額約54.76億元,占到同期凈資產(歸母所有者權益)的72.07%,相比于2013年底的3.84億元,擴大了50.92億元。
商譽減值風險
盡管遭遇商譽減值,但長園集團還能因投資收益保持凈利增長,不過有些財務狀況原本就堪憂的上市公司則沒那么幸運了,商譽減值或是對其財務困境的又一重擊。
與長園集團類似,斯太爾(000760.SZ)也在10月31日晚間公告了一則《關于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公告》,稱將對2013年收購江蘇斯太爾、江蘇斯太爾收購增資奧地利斯太爾所形成的商譽賬面余額9716萬元全部計提減值準備。
斯太爾強調,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相應減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9716.56萬元。
此次商譽減值計提對斯太爾可謂重拳一擊,2018年前三季其凈利潤為虧損3.41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740.53萬元。
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約為 1.7 億元,約占上市公司營收的95%的核心資產奧地利斯太爾,因為拖欠供應商貨款,已進入資產重組清算階段。
猛獅科技(002684.SZ)也有著類似財務困境。其面臨一攬子逾期債務,截至2018年8月12日,猛獅科技披露的到期未償還債務約9.9億元,在10月23日,新增逾期債務額度為5.8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猛獅科技還有將近5000萬元的商譽減值。
“2018年前三季度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較2017年同期增加4,885.94萬元,同比上升197.92%,主要是子公司臺州臺鷹的整車生產業務已經中止,對其商譽計提了全部減值”,猛獅科技表示。
不過,就在10月31日晚間,猛獅科技宣布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向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及其關聯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擁有的從事綠色能源科技產品的應用研究與生產以及光伏發電站運營維護等相關業務公司的股權及其全部權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