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 09:3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恰逢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20年來,憑借專業、普惠和風險控制等多重能力,公募基金日漸成為百姓理財的首選。
2018年,恰逢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20年來,憑借專業、普惠和風險控制等多重能力,公募基金日漸成為百姓理財的首選。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開放式基金問世以來截至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6%,債券型基金超過7%。但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很多投資者卻面臨“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痛點。對于這一行業怪象,嘉實基金電商平臺發展部總監王玲分析認為,這背后是客戶投資行為的偏差,例如基于歷史表現導致預期收益過高;或是追漲殺跌導致收益不盡如人意等,最終導致的客戶滿意度不高。
怎樣提升客戶滿意度呢?關鍵是要管理客戶預期,進行有效且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嘉實基金日前在嘉實理財嘉APP上線了“嘉貝智投”,嘗試通過智能的投資顧問服務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管理客戶預期、為客戶提供適合的資產配置方案和產品組合,從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王玲介紹理財嘉上線運營初衷時表示:“嘉實做理財嘉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客戶的體驗。嘉實希望客戶不僅提高買賣基金的效率,更希望通過理財嘉APP理財服務平臺真正賺到錢,在客戶的預期之內跟他的風險匹配,再跟他需求匹配的基礎上,讓他掙到錢。”王玲指出,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多元化的移動端理財需求,理財嘉一直在不斷地升級服務體驗,目前理財嘉已經集“現金管理+凈值查詢和交易+定制賬戶投資+信用卡還款+智盈服務+止盈(智能)定投+預約取現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王玲表示,嘉實要做的是讓客戶滿意的投顧服務,所以嘉貝智投的目標是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怎么提升呢?需要在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基礎上了解并管理客戶預期。嘉實基金立足理財嘉上線近5年來500多萬自有用戶數的調查問卷和交易行為等大數據信息,結合前沿的金融理論,通過計算器智能算法對高維度多層次的客戶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從收益預期、投資期限、風險偏好三個維度立體進行客戶畫像,力求精準描繪客戶投資行為和預期等“個性化屬性”。而收益預期、投資期限、風險偏好三個維度也對應投資的“三性”,即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風險)。此外,實時跟蹤市場變化,動態調整優選基金。嘉貝智投結合宏觀環境、市場趨勢、底層基金的變化,及時為客戶提供再平衡策略、調倉及風險提示服務等。
“將技術和投顧服務相結合,是未來投資理財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王玲介紹,嘉實基金在投顧方面積淀頗深,早在2012年起就進行嘗試,最早是通過“嘉實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發布國內首個投資者授權基金投資管理賬戶—嘉實定制賬戶,并向投資人開放。2016年又在理財嘉上線了幫助投資者強制止盈的智盈服務。日前嘉實理財嘉推出的嘉貝智投,也是嘉實將技術和投顧服務相結合的重要成果。
在第三方人士看來,嘉實基金發力投顧服務的背后,實際上也反映了公募基金行業從產品導向逐漸轉向用戶本位的進階之路。王玲分析指出,回顧公募基金成立20年來,早期行業的創新更多是基于產品層面,主要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但是,從2013年起,行業逐步往互聯網轉向,嘉實基金的創新思路開始升級,嘉實上下逐漸意識到,行業的創新應該滿足不同客戶的體驗和感受。為此,嘉實基金在業內率先推出了隨時隨地可理財的移動理財客戶端嘉實理財嘉APP,嘉貝智投的推出也是理財嘉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升級智能投資顧問服務的重大創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