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11:07 | 來源:未知 | 作者:章子林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預計未來幾個月債券市場波動將持續,盡管基數較低,但短期內違約風險可能持續露出,投資者應該關注信貸質量,避免選擇流動性差和債務管理不善的企業及債券。
由于不少境內企業債券將于2019上半年到期,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黃嘉誠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債券市場波動將持續,盡管基數較低,但短期內違約風險可能持續露出,投資者應該關注信貸質量,避免選擇流動性差和債務管理不善的企業及債券。
黃嘉誠表示,境內AA評級私營企業的信貸狀況正在收緊。就境內債券市場而言,私營企業風險更高,但收益率優勢并不明顯,市場需要更多的信貸差異化,才能刺激銀行購買私營企業債券。另一方面,隨著近期支持私營企業的利好措施頻頻出臺,情況正在向積極方向發展。
展望未來,黃嘉誠認為,中國市場在恢復增長之前可能會有一段陣痛期,會經歷更多波折。隨著房價漲幅和消費的趨緩,以及風險資產價格的下跌,市場的增長預期應會調至相對平緩、更可持續的軌道上來。在他看來,投資者只有在市場充分消化這些負面因素后才會再次轉向支持資產價格。稅收改革等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會為市場注入一些活力。
“目前國內的信貸狀況是整體去杠桿化策略與企業融資渠道結構性重組相結合的產物。”他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講,近年來影子銀行業務的增長是銀行系統內部失衡的產物,其原因在于私營企業在原有的銀行體系內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如今,隨著影子銀行業務的萎縮,銀行體系中的主要成員可能要被迫承擔更多的信貸風險,并加大對私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這種從資產負債表外轉向表內的過程不會很輕松,但最終應該會形成一個更透明、也更有效的融資生態系統。
具體到投資,他建議,經濟增長放緩和宏觀經濟走弱,意味著房地產需求和消費支出的疲軟,尤其是對于大額項目而言,同時,動蕩的股市也與各行業基本面的弱勢相呼應。在這種環境下,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是信貸質量,避免選擇流動性差和債務管理不善的企業及債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