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10:36 | 來源:未知 | 作者:賴少華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凡購買華為系列手機的富春員工,均給予紅包鼓勵。其中,前30名購買的員工每人獎勵500元的紅包,前31至60名每人300的紅包。
據悉,富春股份(300299)日前以實際行動聲援華為。富春股份創始人、董事長、黨支部書記繆品章帶頭使用華為手機,更于12月11日發出倡議:凡購買華為系列手機的富春員工,均給予紅包鼓勵。其中,前30名購買的員工每人獎勵500元的紅包,前31至60名每人300的紅包。
【延伸閱讀】
蘋果或被禁售 深圳廠商聲援華為 蘋果在中國市場真的要涼涼了嗎?
近日關于蘋果手機在華或被禁售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12月11日,芯片巨頭高通在其官網宣布,其針對蘋果公司四家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臨時禁令已通過,臨時禁令要求蘋果四家子公司立即停止對高通兩項專利的侵權行為,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等行為。蘋果方面最新消息稱,已向中國法院提出請求,要求重新考慮此臨時禁令。
在蘋果手機“艱難前行”的同時,支持華為的呼聲卻越來越高。12月10日,深圳廠商智能產品廠商夢派科技發布了《關于聲援華為的通知》,積極支持華為。同時該公告還稱,公司將對購買蘋果手機的員工按照市價給予100%的處罰。該通知最終被證明確有此事。該公司負責人秉著對國產品牌的支持和對企業家的欽佩,積極支持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蘋果手機或被禁售,華為手機備受支持,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真的要涼涼了嗎?
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真的要涼涼了嗎?
事實上,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早已不復當年。IDC中國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760萬臺,相較于2015年四季度的1710萬臺,減少了近1000萬臺。
從2017-2018年第三季度各品牌的出貨量對比情況來看,2017年以來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似乎不那么吃香了。連續兩年三季度的出貨量均低于國產品牌華為、VIVO、OPPO及小米。
從增速來看,2018年第三季度,華為和VIVO手機的出貨量保持強勢上升態勢。而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則同比下滑13.6%,跌幅高于OPPO和小米手機。
從市場份額的對比,2018年第三季度,華為、VIVO和OPPO依然位列前三,華為的領先地位保持不變,而VIVO則超越OPPO,來到了亞軍位置。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則進一步下滑至7.4%。
從以上數據可以明顯看出,中國智能手機已是國產品牌的天下。曾經的三星已經落敗于國產品牌,而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也大打折扣。
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四季度以來,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僅2015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這3個季度保持增長,其余季度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蘋果市場在中國市場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從10%-18%下滑至目前的6%-11%。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遇冷國產品牌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蘋果在中國的路不好走了
值得注意的是,IDC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上一季度主要廠商的大量出貨,渠道與終端需要消化與調整,以及部分廠商產品線策略的變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國內智能手機的市場遇冷。工信部的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累計達到3.23億臺,相較于2017年1-10月的3.81億臺下滑15.2%。
從我國智能手機的月度變化情況來看,2018年以來僅5月份的出貨量超過了2017年同期。與2016年的整體水平相差較大。
在中國智能手機飽和度不斷提高,出貨量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國產手機巨頭華為憑借自身“物美價廉”的優勢迅速拉大了與其他品牌的差距。
2017年一季度以來,華為的出貨量從20.8百萬臺上升至2018年三季度的25.2百萬臺,市場占有率從20.0%上升到24.6%;VIVO的出貨量從14.6百萬臺上升至22.3百萬臺,市場份額從2017Q1的14.1%上升至當前的21.7%;OPPO的出貨量從18.9百萬臺上升至21.0百萬臺,市場份額從18.2%上升至20.4%。
整體來看,國內手機市場洗牌加劇,國產手機第一梯隊的優勢在繼續放大,中小品牌則逐漸淡出市場,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減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