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履新央行行長的第一個年頭,易綱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不可謂不重。
2018年3月19日,60歲的易綱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他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心情平靜、莊重,使命神圣、光榮”。談及當選行長之后的最緊要任務,易綱回應說,主要是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推動金融改革和開放,保持整個金融業的穩定。
2018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周期性下行壓力,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易綱的各項工作,主要圍繞三項緊要任務展開:在貨幣政策方面,既保持政策定力,未跟隨美聯儲加息,又適時預調微調,年內四次定向降準,共釋放約4萬億元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金融業穩定方面,央行牽頭制定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出臺資管新規及配套政策等,有序整治各類金融亂象;金融開放方面,4月份集中宣布11項具體開放措施,覆蓋銀行、證券、保險、評級機構等多方面,目前已落實7項。
2018年12月13日,易綱出席某論壇時發表主題演講稱,貨幣政策需要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靈活調整,加強逆周期調控。如果經濟過熱或者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就應該“慢撒氣”“軟著陸”,實現平穩調整;而當經濟衰退或者遭遇外部沖擊時,貨幣政策應該及時出手,穩定金融市場,增強公眾信心。
這像易綱對自己一年工作的總結,也被外界認為是他在2018年最重要的一次公開講話。
展望2019年,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預計,金融監管的“嚴厲”態勢仍會保持下去,同時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及外部因素的影響,“央行可能會通過兩到三次定向降準,改善市場流動性”。
金融監管“嚴”字當頭
易綱面對的是一個“新”央行。根據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銀監會、保監會合并,其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央行,央行的權力與職責較此前有較大提升。“除了貨幣政策職能外,央行還更多地擔負起了宏觀審慎管理的工作,央行作為控制總需求的一個操作者是最合適的,央行負擔了金融穩定的責任。”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曾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堅戰,其中第一大攻堅戰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此背景下,2018年金融監管“嚴”字當頭。
2018年4月27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這是十九大確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以來,監管機構出臺的首個金融監管制度。7月20日,“一行兩會”又發布了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業內人士認為,資管新規的落地,促使金融機構整改和轉型,套利空間和行業泡沫被擠壓,資管行業整體規模收縮明顯。
7月2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成立并召開會議。易綱擔任金融委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會議審議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研究了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維護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等重點工作。此外,在保持金融業穩定、防范重大風險方面,央行還將采取措施加強金融控股集團監管;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持續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等。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市場形勢變化及金融監管組織結構的調整,目前金融市場的去杠桿已轉向為穩杠桿。9月26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三季度例會認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宏觀杠桿率趨于穩定,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現,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10月11日,易綱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世界銀行年會期間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說去杠桿。現在杠桿穩住了,是個重大的變化。”2018年末的那次公開演講,易綱說得則更為清晰:“從2009-2016年間,宏觀的杠桿率增長得比較快,這一點引起了監管部門和調控部門的注意。于是中央提出去杠桿、穩杠桿。從去年開始,杠桿率基本上穩定在250%左右,現在宏觀杠桿的穩定已經差不多八個季度了。”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未來一年金融監管不會放松,特別是對違法違規、金融犯罪等行為,會繼續嚴查嚴打。不過,在不影響穩健貨幣政策的情況下,董登新認為,央行可以通過金融創新改善金融服務質量,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水平,在世界范圍內仍是偏高的,未來還有空間進行定向降準”。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
“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既保持政策定力,又適時預調微調,積極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緩解經濟下行對實體經濟的壓力。”易綱在2018年12月刊的《中國金融》雜志撰文總結道。
2018年年初,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落地。4月下旬,易綱履新后不久,央行即宣布定向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新增4000億元資金用于投放小微企業貸款。7月5日起,央行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2000億元用于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此外,還適當擴大了MLF的擔保品范圍,將小微企業貸款納入其中。
2018年9月底,美聯儲第三次加息,但央行保持定力,沒有跟隨。“十一”長假最后一天,央行宣布,10月15日起降低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和外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是2018年第四次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2萬億元,力度超出市場預期。
在部分民營企業出現了經營不善、融資困難的情況下,11月6日,易綱在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提出了“三支箭”的政策組合,意在讓資金流向民企。“三支箭”分別是:增加民企的信貸,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民企發債;研究設立民企股權融資支持工具。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18年的貨幣政策,從整體上看屬于“前緊后松”:上半年的基調是金融去杠桿,資金面比較緊張;下半年由于資本市場大幅下挫,以及經濟增長出現疲態,央行開始放松貨幣政策。
楊德龍預計,考慮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比較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對外貿的影響,2019年央行的貨幣政策會保持適當寬松,“央行可能會通過兩到三次定向降準的方式釋放流動性,但會保持合理的節奏,不會回到‘大水漫灌’的狀態。”楊德龍表示。
對2019年的政策方向,易綱在2018年底的公開演講中表示,將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做好預調微調,把握好度;二是強化政策統籌協調,緩釋信用收縮;三是發揮好“幾家抬”的合力,引導資金流向民營企業、小微金融等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四是繼續深化金融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