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9/0104/20190104013906440.jpg)
銀行是實體經濟的一面鏡子,銀行的業績還能保持否?實體經濟究竟如何?
1月3日晚間,平安銀行(000001.SZ)發布了2018年業績快報,營收與凈利的增長速度都保持了進一步上揚,并沒有受到經濟悲觀論的影響。
來看看其業績快報的數據——
2018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67.16億元,同比增長10.3%。(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別是1.08%、5.87%、8.56%)
2018年,該行利潤總額322.31億元,同比增長6.9%;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8.18億元,同比增長7.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7.00億元,同比增長6.6%。(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別5.52%、6.51%、6.36%)
銀行營收與凈利業績的背后,是貸款選擇與風控能力的展現,平安銀行又如何呢,其業務模式又是怎樣的?
2018年末,該行資產總額34207.5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含貼現)19975.2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2%。
其中,個人貸款余額11,540.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9%,個人貸款占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含貼現)比例為57.8%、較上年末提升8.0個百分點。顯然,其主打個人零售業務,業務占比接近六成。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反而減少1.4%,余額為8435.16億元。
平安銀行吸收存款能力上,個人存款表現出較高增長。2018年該行吸收存款余額 21285.5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其中個人存款余額4615.9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4%;企業存款余額16669.66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5%。
平安銀行近年來堅定地推進“零售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由此得到的結果是,營收與凈利潤增速不斷回升,慢慢地朝著兩位數增速去靠近。
一面是零售戰略,一面是抓資產質量。2018年末,平安銀行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年末略增0.05個百分點。不過,該行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占比1.70%,較上年末下降0.73個百分點,降幅較大。不良貸款偏離度97%,較上年末下降46個百分點。可見,平安銀行催收效果明顯,暴露不良也較為充分,這也給未來業績提供更多保障。
2019年,平安銀行以及整體銀行業還能保持去年業績增速嗎?這還要看宏觀經濟能否穩住,實體轉型是否穩步前行。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