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10:2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巨人網絡(19890,-001,-005%)近5億剝離互金旺金金融為上市清障
時代周報記者 羅仙仙 發自深圳
2018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巨人網絡公告,決定作價4.79億元,轉讓二級全資子公司上海巨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加網絡”)51%股權給上海蘭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蘭翔”)。交易后,巨加網絡將不再納入巨人網絡合并范圍。
巨加網絡為巨人網絡的二級全資子公司,主要持有深圳旺金金融51%的表決權,旺金金融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科技業務。在巨人網絡2018年半年報中,互聯網金融科技業務與互聯網娛樂、互聯網醫療定位為其三大核心業務。
對于轉讓股權的原因,巨人網絡解釋稱,“由于行業變化迅速等因素導致行業監管政策尚未完善,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備案登記晚于預期,尚未明確時間表,發展面臨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
在旺金金融主要經營平臺投哪網的披露中,上述交易的原因為“旺金金融積極籌劃境外獨立上市,股權架構的調整是從實現本公司境外紅籌上市為目的出發的。”時代周報記者聯系投哪網采訪其上市籌備情況,多次撥打其品牌部門電話,均無人接聽。
自2018年以來,51信用卡、凡普金科、微貸網、我來貸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遞交了上市申請,另有陸金所、點融網等不斷傳出籌備上市消息的公司。對于互金公司紛紛追趕上市潮,多位受訪者都認為,原股東退出是主要原因,但破發的尷尬不能不面對。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宜人貸算得上是赴美上市的P2P平臺標桿,現在市盈率在4倍左右。其他的平臺赴美上市,需要面對更多更大的考驗。”
巨人剝離互金
2017年11月,巨人網絡發布公告,稱其全資控股孫公司巨加網絡以5.2億元受讓旺金金融30.5263%股權,并獲得其表決權委托后51%的控制權。此次收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巨人網絡2017年年報的報表合并—互聯網金融業務收入3.13億元,占巨人網絡總營收29.06億元的10.78%,并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3億元,以及產生了4.83億元的商譽。
對于營收大幅增長,巨人網絡解釋為“旺金金融納入合并范圍”。據其2018年半年報,互聯網金融服務營收的貢獻繼續提升,達到6.28億元,占巨人網絡總營收的31.91%。
但巨人網絡并未披露互聯網金融業務帶來的凈利潤數據,在隨后的2018年三季度報中,其年度業績預計歸母凈利潤變動幅度為“-5%–5%”,變動的首要原因為“國家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驗收進度暫緩,新的政策正在制定中,對公司互聯網金融科技業務有所影響”。
前述股權轉讓公告顯示,巨加網絡未經審計的截至2018年11月末合并報表,其資產總額為35.5億元,營收為13.28億元,凈利潤為0.4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86億元。天眼查顯示,巨加網絡的對外投資僅旺金金融一家,這也意味著,巨人網絡曾打造的“以旺金金融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科技業務”實際并未帶來利潤,而只是帶來了自身業績波動的可能性。
在2018年12月初,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行業專項整治期間有關行為的通知》明確指出,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期間,“P2P網貸機構待償余額、出借人人數不得增加。”多位深圳互金公司人士均表示,在此條規定出臺后這些平臺幾乎停止了運轉。
在2017年巨人網絡與旺金金融簽署的《投資協議》中,旺金金融曾作出業績承諾—2017年與2018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3億元和4.5億元。從上述數據來看,旺金金融難以完成2018年實現4.5億元凈利潤的業績承諾。
根據上述《投資協議》,旺金金融如未完成2018年業績承諾,其創始人將向巨加網絡進行補償,以2018年1–11月的未經審計報表中體現的0.43億元計算,補償金額約為3.41億元。而此次巨加網絡51%股權轉讓的交易中,巨人網絡將獲得4.794億元的現金收入,并按照《股權轉讓協議》已在2018年12月31日獲得40%的交易對價款,在2019年3月31日獲得剩余的60%。
可見,在此次股權轉讓中,巨人網絡能獲得更豐厚的利潤。“本次對外轉讓標的股權,有利于加快資金回籠,增強資金流動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股權轉讓所得款項將用于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巨人網絡在公告中如是表述。
在剝離了旺金金融的控制權后,巨人網絡將如何調整核心業務結構?互聯網金融科技業務是否還將繼續布局?時代周報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系巨人網絡采訪,截至發稿尚未獲回復。
旺金金融變更實控人
在巨人網絡發布上述股權轉讓公告之后,投哪網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了《變更實際控制人說明函》,稱“本公司實際控制人由巨人網絡變更為林榮強”,并解釋稱,“旺金金融為A股上市公司巨人網絡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若不對控制權關系或者股權結構進行調整,是無法實現境外紅籌上市的。”
公開資料顯示,投哪網為旺金金融主要運營的P2P平臺。投哪網官網介紹,其為專注于互聯網汽車金融領域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計借貸金額為580.90億元,累計借貸超84萬筆數,借貸余額為53.68億元。
實際上,P2P備案在2018年6月底確定延期,行業進入持續風險釋放的階段,累計停業爆雷、退出P2P平臺數量激增。投哪網深受影響。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投哪網在2018年11月末累計代償金額為4.74億元,累計代償筆數為2.17萬筆;2018年8月末,累計代償金額與累計代償筆數,分別為3.82億元和0.74萬筆。
這就是說,在2018年9–11月的三個月內,投哪網發生代償筆數是其自2013年上線以來到2018年8月末發生的2倍。如今,這兩項風險指標仍在增長,據其官網披露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數據,累計代償金融已超5億元,累計代償筆數為2.23萬筆。
“車貸行業的主要特點就是車輛抵押,風控為對車風控,只是電話短信催收的效果不理想,平臺逾期狀態就會上升。”麻袋理財研究院路南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車貸又是一個線下重資產業務,行業的利潤空間在縮小。”
自2018年以來,多家提供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互金公司遞交了上市申請,51信用卡、品鈦、微貸網、小贏科技等在2018年內完成了境外上市。其中,同為汽車抵押貸款P2P平臺的微貸網,在2018年11月15日在紐交所首次掛牌交易。
“在整個備案的過程中不少平臺是會被淘汰,淘汰最大的影響就是對投資人信心的打擊。” 路南在采訪中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維護投資人信心這一點上,謀求上市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
據零壹財經數據,截至2018年三季度,車貸交易規模為256億元,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62.3%。
值得一提的是,據巨人網絡公告,此次巨加網絡51%股權交易的受讓方上海蘭翔為北京信遠筑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北京信遠截至2018年11月30日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8.86億元,凈資產4.04億元。可見,與巨人網絡達成的4.794億元額交易對價,占到了北京信遠總資產的50%以上。而《變更實際控制人說明函》中,投哪網表示,完成股權交易后下一步為明確上市計劃和時間表、對控制權回歸創始團隊的方案和規劃進行討論,并明確指出“非創始團隊將以戰略財務投資者的身份存在”。
上市公司忙于甩掉P2P
從2017年11月完成收購并表,到2018年12月底轉讓、不再納入合并范圍,巨人網絡與旺金金融的“聯姻”僅一年。而這一年,也正是P2P行業從快速發展到監管“入冬”的轉折。
與巨人網絡此次剝離互金業務不同的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多家擁有P2P的上市公司因P2P備案尚未有定論,紛紛將互金業務甩手讓人。
2018年9月至今,上交所上市公司熊貓金控(10.660, -0.10, -0.93%)已發布三份股權轉讓公告,均為涉及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資產—以5712萬元轉讓湖南銀港70%股權、以1688萬元轉讓銀湖投資100%股權、以2.1億元轉讓廣州小貸100%股權。
熊貓金控前身為煙花企業熊貓煙花,主業轉型為家以互聯網金融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因其近期多次的資產轉讓,上交所在問詢函中指出,“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同樣在2018年9月,渤海金控(現已更名為“渤海租賃(3.770,0.05, 1.34%)”)發布公告表示,向海航集團北方總部(天津)有限公司轉讓持有的聚寶互聯3億股股權,交易價格為6.5億元。聚寶互聯的主要經營平臺為聚寶普惠,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鴻特科技(37.530, -0.12, -0.32%)在2018年12月宣布剝離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在公告中表示將持有的鴻特普惠、鴻特信息的全部股權轉讓給東莞派生天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價格為1.29億元人民幣。
深交所還因此向鴻特科技下發問詢函,鴻特科技進一步解釋稱,“2018年第三季度,兩家子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根據網貸行業監管政策,將持續收縮網貸成交量并限制網貸行業線下門店……鴻特信息和鴻特普惠兩家公司未來存在不確定性。”
曾經為上市公司帶來豐厚利潤的P2P業務,似乎在此時已成“燙手山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至目前網貸平臺備案工作仍在推進中,仍存在P2P平臺被清退的可能。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