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廣義乘用車累積銷量2272萬輛,同比下滑6%,逾20年來首次年度下跌,其中12月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226萬輛,同比下滑達19%。同時,2018年狹義乘用車累積銷量為2235萬輛,同比下滑了5.8%。
分車型來看,2018年,轎車累積銷量為1117萬輛,同比下滑4%;MPV累積銷量為166萬輛,同比下滑17.4%;SUV累積銷量為951萬輛,同比下滑5.5%;微客累積銷量為37.3萬輛,同比下滑19.6%。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指出,我國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低速增長階段,2016年購置稅政策的刺激和拉動,透支了2017年和去年的消費。去年車市的負增長實際上是對前兩年購置稅政策透支購買力的回哺。
此前的20年,我國汽車銷量一直保持增長勢頭。2013-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分別為2198.41萬輛、2349.19萬輛、2459.76萬輛、2802.8萬輛、288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87%、6.9%、4.68%、13.7%、3%。
然而,進入2018年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開始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負增長態勢。6月,汽車銷售227.37萬輛;到11月,這一數字為254.8萬輛,同比下降了13.9%。
在此背景下,中汽協認為,2018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同比下降3%。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了28年的連續增長,將面臨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下滑。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增速放緩,2019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增速預計為零,未來三年內車市將維持L形發展態勢。
由于整體市場不景氣,國內車企的業績也紛紛告急。北京商報記者對16家車企前11個月的銷量與全年銷量目標進行對比后發現,有8家車企今年的累積銷量未達到全年銷量目標的85%,有14家車企今年的累積銷量未達到全年銷量目標的90%。
不過,盡管汽車市場整體遇冷,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卻仍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00.8萬輛,同比增長88.5%,高于2017年增速。其中12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達到16萬輛,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79.1%。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良好的銷量表現主要是政策務實和企業努力的結果。其中,自主品牌傳統車企與新勢力車企均表現優秀。與此同時,雙積分政策也推動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在12月出現爆發增長趨勢。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實現高增長,而客車和專用車增速相對平穩,這也是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提升的合理選擇。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