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10:4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天舟文化(5020,030,636%)陰跌兩年市值蒸發80%,副董事長巨虧割肉500萬股
來源: 富凱財經
作者|股伯通
富凱摘要
主營業務步步下滑,游戲產業前途莫測,巨額商譽泰山壓頂,天舟文化陷入窘境也屬必然。
1月9日,大盤上漲沒能拉動天舟文化脆弱的股價,經過一上午的膠著表現之后,午后隨即進入下行通道,收盤大跌3.87%,且反包前一日陽線,后市走勢不容樂觀。
對于仍在堅守的投資者來說,目前股價的表現應該已經習以為常。從2018年6月以來,天舟文化就一直在4.5元附近盤整,最低還曾跌到3.56元,成熟投資者或許認為,長達7個月的煎熬不算什么,因為任何一支股票騰飛前,都會有長時間的盤整,業界稱之為“磨底”。
但有的人已經開始抓狂,比如天舟文化副董事長、執行總裁袁雄貴。1月7日,天舟文化發布公告稱,袁雄貴減持公司股份計劃已全部實施完畢。
去年12月7日,袁雄貴發出減持公告,計劃自預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預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500萬股。
公告顯示,袁雄貴是以集中競價方式進行減持的,減持時間剛剛過15個交易日,急切之情躍然紙上。
天舟文化近期也算迎來重大利好,袁雄貴此舉多少令市場有些意外。
去年12月3日,天舟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首批獲得長沙銀行(8.680, -0.13, -1.48%)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沙縣星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2.842億元資金支持,湖南信托受三方共同委托,向其發放信托貸款。首批借款一次性發放,借款期限為1+1年,后續湖南信托擬根據需要分批次向其提供融資資金支持,各批次資金的金額及交付時間由全體委托人協商確定。
工商信息顯示,向天舟文化實控人方面提供信托貸款的三方均具有國資背景,長沙銀行第一大股東為長沙市財政局;長沙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由長沙市國資委100%控制;長沙縣星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隸屬長沙縣人民政府。
但這些機構的馳援并沒有給袁雄貴帶來足夠的信心。公告特別注明,袁雄貴減持的股份是他此前從二級市場買入的,富凱君查詢公告得知,袁雄貴分別于2016年9月29日、10月1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790萬股,增持的原因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當前股價走勢的合理判斷。
9月29日當天的最低股價為14.16元,最高為14.63元;10月14日當天的最低股價為14.70元,最高股價為15.18元。按袁雄貴的交易價格推算,此次減持的500萬股大約虧損5000萬元。
富凱君發現,壓垮天舟文化股價的原因應該是步步下滑的主業,突如其來的政策環境,以及泰山壓頂的商譽。
總體而言,天舟文化算得上是資本市場的明星股,曾經創造過連續9個“一字板”漲停的成績。但從2016年年底以來,股價就步入了令人崩潰的下跌通道,當年11月23日的17.76元,一路下跌到去年10月19日的最低3.56元,市值蒸發80%左右。
天舟文化2017年的股價大跳水,來自于當年業績的大跳水。2017年,天舟文化實現營業收入9.36億元,比2016年增長20%,但增收不等于增利,當年僅實現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大跌45%。
從2018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情況似乎有了好轉,但凈利潤上升的功勞要歸功于投資收益,天舟文化的主業仍然處在下降的通道中。
2018年前三季度,天舟文化實現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31%。如果同樣扣除投資收益,前三季度僅實現凈利潤7900萬元,主營業務創造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41%。
作為公司的副董事長、執行總裁,袁雄貴顯然清楚這一切。
天舟文化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移動游戲業務實現營收2.94億元,同比增長25.49%,收入占比提升至72.55%;圖書出版發行實現營收1.11億元,同比減少13.52%,收入占比降至27.45%。
眾所周知,2018年下半年,游戲版號審批一度暫停,導致多家游戲公司產品上線推遲,影響當期業績。目前已經有掌趣科技(3.710, 0.11,3.06%)、游久游戲(4.050, 0.02,0.50%)(維權)和聚力文化(4.810,0.03, 0.63%)等公司表示,相關游戲資產受政策環境影響,業績表現不佳,未來存商譽減值風險,可能對當期業績產生影響。在這種大背景下,天舟文化恐怕難以置身事外。
2014年,天舟文化收購神奇時代100%股權;2016年,收購游愛網絡100%股權;2018年,天舟文化3.75億收購廣州四九游26%的股權,2.16億元收購海南奇遇72%的股權。在一系列收購動作中,天舟文化積累了巨額商譽資產,截至2018年三季報的數據顯示,該公司50億元總資產中,有28億元都是商譽。
目前,商譽減值問題已經成為市場熱點,且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