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機構申請RQFII資格熱情高漲。1月15日,包括樂瑞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時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日遞交RQFII資格申請。而過去的一年,也有19家機構先后申請RQFII資格。
機構密集申請
RQFII資格
RQFII牌照近期備受資管機構青睞。1月15日,樂瑞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時和資產同時申請RQFII資格,過去一年也有包括思達資本(香港)有限公司在內19家機構密集申請RQFII資格。
RQFII資格下發速度同步加快。2018年包括海克利爾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等17家機構相繼獲批RQFII資格,其中也不乏銀華國際資本管理公司等基金公司海外子公司。這一獲批數量接近2017年獲批機構數量的兩倍。
“國家鼓勵海外資金通過滬港通、QFII及RQFII進入國內資本市場,境內資管機構香港子公司以及海外一些大的資管機構出于未來業務布局考慮,也在積極申請相關業務資格。”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介紹,滬港通有指定券商、投資標的上也有限制。此外,滬港通不能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大的機構投資者還是傾向通過QFII及RQFII進入國內市場,而且QFII、RQFII進出也比較方便,這或許也是機構布局RQFII的另一原因。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9日,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獲批額度為6466.72億元人民幣,相比上一年度增加416.1億元。
截至2018年底,香港地區RQFII投資總額度累計獲批3186.37億元,新加坡機構累計獲批746.55億元RQFII額度,韓國機構累計獲批728.87億元額度,這是RQFII額度排名前三的三個地區。美國、法國等其余12個地區合計獲得1804.93億元額度。
“不過RQFII的固定收益規模相比過去幾年增長放緩,原因在于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不像2012年左右,人民幣處于升值周期,國內債券市場吸引力非常強,債券票息收益加上匯率,投資國內債市的RQFII產品年化收益接近10%左右。現在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固收類產品主要投資方向轉為中資美元債。”上述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介紹。
RQFII有望迎制度利好
事實上,在制度層面,RQFII利好頻傳。
去年12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資本市場與全球資產配置座談會。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多項政策措施,穩步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優化和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機制,修訂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穩步推進期貨市場開放,進一步擴大證券期貨業開放,加強跨境證券監管合作,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去年,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也公開表示,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前列,要大力促進中國與世界衍生品市場的有效融合與良性互動,進一步推動外資機構通過QFII、RQFII形式參與我國期貨交易。
去年6月中旬,國家外管局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同時,人民銀行會同外管局發布《關于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對QFII及RQFII制度做了3項重要修改,一是取消QFII資金匯出20%比例的要求;二是取消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可根據投資情況匯入本金;三是允許QFII、RQFII開展外匯套期保值,對沖境內投資的匯率風險。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