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9 09:54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丹萍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長期無業務的主體機構,可以選擇砍掉部分業務狀況不佳的分支機構,縮小經營范圍,或扎根縣級市場,實現“小而美”,以及嘗試轉讓牌照。
業內人士建議道,長期無業務的主體機構,可以選擇砍掉部分業務狀況不佳的分支機構,縮小經營范圍,或扎根縣級市場,實現“小而美”,以及嘗試轉讓牌照。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北京監管局披露關于吊銷及注銷北京惠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邦保險經紀”),《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的決定。
藍鯨保險注意到,2018年以來,部分地方銀保監局對保險專業、兼業代理機構進行清理,注銷相應業務許可證,從背后原因來看,包括機構到期未延續、主動申請注銷分支機構等。
對此,專家分析稱,或有部分機構受限于監管提出的,區域性、全國性中介機構最低限額1000萬、5000萬的注冊資本金要求,同時面臨展業壓力,被動或主動進行調整,如關閉、停止業務、合并分支機構、轉讓等。監管清理“空轉”機構的另一面,也有業內人士建議,注冊資本金不宜“一刀切”,可分檔次循序漸進,給中小機構留出空間。
存違法違規行為,惠邦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被吊銷
對于惠邦保險經紀,北京銀保監局明確指出,其存在編制、提供虛假資料得問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基于以上違法行為,北京銀保監局對其做出吊銷、注銷業務許可證的處罰,時任惠邦保險經紀執行董事被撤銷任職資格。
根據要求,保險機構應當按照監管規定,報送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須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應該是經營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違規”,一位保險中介機構的負責人對藍鯨保險分析稱,目前,保險中介有牌照價值加持,尤其是全國性的保險中介機構,“假如不是有特殊事項,一般不會被吊銷營業許可證”,在其看來,監管給出的處罰原因范圍較廣,背后或可進一步深究。
一般而言,對于編制、提供虛假資料這類違規行為,監管多給予罰款等警示性處分,直接吊銷經營許可證,較為少見。對此,藍鯨保險多次聯系惠邦保險經紀,以期進一步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據了解,惠邦保險經紀成立于2003年,目前設有四川、河北2個分公司,2017年2月,惠邦保險經紀注冊資本從1000萬元變更為5000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7月,惠邦保險經紀仍在招聘包括車險方向的高級產品經理、保險經紀方向的渠道拓展總監等多個職位。
砍非銀兼業代理機構,2018年北京保監局注銷145張業務許可證
事實上,2018年以來,不少地方保監局對于專業、兼業保險中介機構進行了整治。
以北京銀保監局為例,2018年共注銷145家機構的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包括建筑裝飾工程公司、貨運代理公司、汽車商貿公司、健康管理機構、航空服務公司等多類行業,從注銷原因來看,集中于“保險業務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
“現在監管目標是減少除銀行外的兼業代理機構”,上述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說道,由于兼業代理機構較多,且分布行業廣,對比之下,監管力量相對不足,難以對兼業機構進行嚴格的日常監管,進行清理,有利于進一步優化主體結構。
此外,北京銀保監局還注銷金安保險經紀、盛世保險代理(北京)2家專業保險中介業務許可證,要求其立即停止經營保險經紀、代理業務活動,妥善安排客戶服務等后續事項,注銷原因均為行政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
廣東銀保監局則在2018年注銷22家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從注銷原因來看,包括主動及被動兩類,舉例來看,華譽保險銷售、華康保險代理均主動向監管機構提交撤銷營業部的申請,此外,部分機構則是因許可證到期或未提交審計結算報告等原因,被依法注銷業務許可證。
“有進有出是正?,F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對藍鯨保險分析稱,不管行業是否景氣,部分機構本身有獨特優勢,存有一定展業空間,“如果沒有優勢,例如流量、強大的股東背景等,難以繼續推進業務,或選擇退出”。
“總的來看,2019年,保險行業也面臨增長放緩壓力,中介機構亦然”,郭振華進一步指出,保險中介機構或進行調整,“可能出去的,比進來的更多一點”。
業內聲音:保險中介注冊資本不宜“一刀切”,循序漸進留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藍鯨保險注意到,部分被注銷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注冊資本金遠低于監管要求,或也存在“空轉”情況,無業務、無人員,故而到期后,未對業務許可證進行延期。
2018年2月,原保監會下發《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明確要求全國性、區域性保險經紀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分別為5000萬元、 1000萬元,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資本金要求,無疑抬高進入保險中介市場的“門檻”,對于部分現有的中小主體而言,也成為“攔路虎”,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則直言,資本金壓力是保險中介機構痛點之一,注冊資本少,導致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均受限,進而推高經營成本。
一方面是資本金壓力在前,另一方面,或是無力增資的境況。
舉例來看,被廣東銀保監局注銷業務許可證的廣州德高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注冊資本僅有200萬元。
郭振華分析稱,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在到期重審核時,或面臨補繳資本金要求,導致萌生“退意”。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說道,目前,有地方銀保監局在對非現場檢測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有部分保險專業中介的分支機構長期處于業務停滯狀態,進而要求清查零業務分支機構的職場、人員等實際情況,是否處于正常營業狀態等,并對照機構設立初衷和發展規劃,分析未達成業務經營目標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看重注冊資本金得模式下,有資金就可以申辦機構,但真正有業務能力的,卻不一定能實現開設機構的愿望”,上述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指出,長期無業務的主體機構,可以選擇砍掉部分業務狀況不佳的分支機構,縮小經營范圍,或嘗試轉讓牌照,“小型保險中介機構也可以實現小而美,例如扎根縣級市場”。
其進一步建議稱,注冊資本金不宜“一刀切”,可考慮區域性保險中介機構以200萬注冊資本金為基礎,開設3家分支機構,此后,注冊資本金每增100萬,可開1家分支機構,達1000萬后,開設區域內分支機構不需增加注冊資本金;每增1000萬注冊資本金,對應增加一個省的業務區域,達到5000萬后,不受地域范圍限制,可在全國開展保險中介業務,“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八法則是存在的”,上述負責人說道,除了主體發展有優劣,分支機構本身也存在經營差別,且目前不少資本進入保險中介市場,并非為做業務,而是在申請或收購機構后,溢價轉讓,在其看來,單純謀求牌照,不應成為常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