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10:50 | 來源:未知 | 作者:沈右榮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東誠藥業成立于1998年,原本主營原料藥生產,2012年上市。上市之后,經營業績欠佳,轉型似成必然。
東誠藥業(10.03 -1.47%,診股)仍在加碼構筑核醫藥產品版圖。
東誠藥業成立于1998年,原本主營原料藥生產,2012年上市。上市之后,經營業績欠佳,轉型似成必然。
從2013年開始,東誠藥業大肆并購。截至2017年,其已完成對大洋制藥、云克藥業及迪安診斷(16.23 +3.11%,診股)等多家公司收購,交易價格合計約為34億元。
借助并購,東誠藥業實現了經營業績大幅提振。2018年,其實現凈利潤2.80億元,是2015年的3.12倍。
不過,高溢價并購也為東誠藥業帶來了26.98億元商譽。目前來看,上述并購標的均兌現了承諾的業績,但不乏踩線達標現象,巨額商譽存在減值風險。
備受關注的是,借助上述并購,東誠藥業在核醫藥領域進行了大范圍布局,產品版圖不斷擴大,覆蓋國內及韓國等境外,處于核醫藥領域領先地位。
根據記者初步統計,近年來,東誠藥業在核醫藥領域的布局投入已超過30億元。
聲稱要成為核醫藥領域阿里的東誠藥業能否如愿還是未知數。二級市場上,雖然其股價近期有不小漲幅,但已較2015年高峰時跌逾過半。
34億并購帶來27億商譽
東城藥業借助并購實現了經營業績高增長。
春節前夕,東誠藥業率先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3億元,同比增長46.20%,凈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62.4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79億元,增幅為65.41%。
不僅僅是2018年,2016年以來,東誠藥業的業績數據都算漂亮。2016年、2017年,其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1.7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5.92%、31.83%。同期,其營業收入也實現了平均約40%增速。
亮麗業績源自東誠藥業的大舉并購。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5月25日,東誠藥業登陸A股,公司主營原料藥,主導產品主要包括肝素鈉以及硫酸軟骨素。上市之后,受市場需求及價格波動因素影響,原料藥營業收入增長不明顯,盈利能力不穩定。
面對萎靡不振的業績,東誠藥業選擇通過并購突圍。2013年,公司出資1.67億元收購大洋制藥80%股權,試水擴張。
真正大舉并購始于2015年。從2015年至2017年,東誠藥業先后將云克藥業52.11%股權、GMS(BVI)100%股權、中泰生物70%股權、益泰醫藥83.50%股權、安迪科100%股權等收入囊中,交易價格接近34億元。系列并購完成后,公司主營由原料藥拓展至制劑及核醫藥相關產品。
上述并購主要通過發行股份、支付現金及二者相結合方式實施。因此,2015年至去年10月,東誠藥業實施了6次定增,其中3次發行股份、3次配套募資。
上述并購標的為其貢獻了不菲業績。2018年,云克藥業、安迪科分別實現凈利潤1.66億元、1億元。二者合計貢獻的凈利潤占公司凈利潤的95%。
值得關注的是,收購過程中的頻頻高溢價給公司帶來了26.98億元的商譽。如標的云克藥業、中泰生物、安迪科三家公司的溢價率分別達到6倍、16倍、4.45倍。
截至去年底,東誠藥業總資產69.67億元,其商譽占比達38.73%。目前來看,并購標的均兌現了承諾的業績。但巨額商譽壓頂,一旦某一標的業績爽約,或者盈利能力、產生的現金流大幅下降,將面臨商譽減值。
逾30億賭核醫藥領域
除了27億元商譽壓頂外,東誠藥業還存在豪賭核醫藥領域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上述系列并購中,大部分標的屬于核醫藥領域資產。截至目前,東誠藥業旗下以云克藥業為核素治療藥物平臺、安迪科為核素藥物診斷平臺,益泰醫藥為核素藥物研發平臺,GMS和安迪科為核素藥物配送平臺。公司完成了在核醫學領域的診斷+治療藥物產品布局,形成了研發、生產、配送的完整產業鏈。
今年,東誠藥業繼續加碼布局核醫藥產業。今年初,公司曾宣布擬收購廣東回旋、湖南回旋、昆明回旋、四川回旋股權,將分別在廣東、湖南、云南和四川快速各新增一個核藥中心。同時,公司還參股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目前,公司尚未公布此次收購的交易價格。
除了上述收購外,東誠藥業還在不斷加碼。昨日早間,公司公告稱,擬發行不超過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除了4億元用于股份回購、2.4億元償還并購貸款外,剩下的1.6億元用于核藥中心新建和擴建項目。據公司公告,該項目總投資2.27億元。
綜上所述,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東誠藥業投入核醫藥領域的資金超過30億元。此外,公司還牽手韓國DCB公司,由安迪科作為獨家經銷商,取得DCB專利權下規定的權利及相關數據,進而在中國開展協議許可產品“[18F]氟丙基甲酯基托烷注射液”的開發、注冊、制造和銷售。DCB是韓國最大的放射藥物公司,主攻腫瘤學和神經學領域。
東誠藥業曾公開表示,已將核醫藥作為未來10年戰略重點,公司要成為核醫藥領域的阿里巴巴。
不過,二級市場對東誠藥業豪賭核醫藥領域似乎并不十分看好。2015年,在公司大舉并購布局核醫藥領域時,其股價最高竄至71.80元,去年10月22日,其股價最低只有6.90元。近日有所回升,昨日收報10.18元。后復權價計算,昨日收盤價較2015年巔峰價,跌幅達56.69%。
此外,隨著大舉布局,東誠藥業的固定資產也將大幅增長,在固定資產折舊攤銷增多情況下,其盈利能力將受到沖擊。同時,公司期間費用也將快速增長,進而吞噬利潤。去年,其銷售費用為5.74億元,同比增長72.21%,遠遠超過同期營業收入增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