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02:4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意見》明確,支持金融機構通過資本市場補充資本。加快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工具創新,支持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等創新工具補充資本。
從宏觀審慎角度對商業銀行儲備資本等進行逆周期調節,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中的一則新表述。對此如何理解、可能的實現路徑是什么,成為市場關心的焦點。有專家指出,逆周期調節銀行資本的實現路徑,可以通過調節儲備資本及MPA考核中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的參數來實現。
此外,《意見》明確,支持金融機構通過資本市場補充資本。加快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工具創新,支持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等創新工具補充資本。
逆周期調節銀行資本的可能路徑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逆周期調節銀行資本的邏輯是:經濟上行周期調高資本要求,經濟下行周期調低資本要求。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看來,這是因為銀行資本充足率具有很強的順周期特征,在經濟下行周期,風險資產規模相對更多,即使資本金不變,資本充足率也會下降,這會進一步壓縮銀行信貸投放能力,造成經濟進一步緊縮;反之亦然。因此,在當前經濟下行周期下,監管層應降低銀行的資本要求,釋放其放貸能力。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商業銀行應當在最低資本要求的基礎上計提儲備資本。儲備資本要求為風險加權資產的2.5%,由核心一級資本來滿足。特定情況下,商業銀行應當在最低資本要求和儲備資本要求之上計提逆周期資本。逆周期資本要求為風險加權資產的0-2.5%,由核心一級資本來滿足。
“目前還未推出逆周期資本的實施細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說。這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沒有計提逆周期資本。
熊啟躍表示,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意圖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提升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推出新的強化資本監管政策與宏觀調控初衷不符。“但是否會降低現有資本要求還有待明確。因為調整儲備資本比較罕見。”
不過,目前只有2.5%的儲備資本有調整空間。“當然,調整與否還要根據經濟需要而定。理論上,存在這樣的操作空間。”曾剛說。
但另一種逆周期調節方式也可能被使用。熊啟躍認為,央行可能通過降低MPA考核中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的參數,以放松MPA考核對銀行的資本要求,讓銀行可以更容易享受到MPA中相應的政策激勵,從而促進其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
創新型補充資本工具再獲支持
《意見》同時提出,加快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工具創新,支持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等創新工具補充資本。
此前,中國銀行已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未來,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將有一系列政策護航,包括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拓寬參與投資的主體等利好,商業銀行永續債發行審批效率提速等。
二級資本補充工具方面,自去年2月人民銀行明確,當觸發事件發生時,資本補充債券可以實施減記,也可以實施轉股以來,轉股型二級資本工具作為創新資本補充工具迎來市場關注。
但無論國內或國際上,都是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占大頭。《意見》提到的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在國內已有銀行發行,但數量屈指可數。
為何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更普遍?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尹海程日前在《中國銀行業》撰文指出,目前國內商業銀行二級資本補充工具基本為減記型,主要原因是由于二級資本債主要是在銀行間市場發行,而轉股條例則涉及交易所相關規定。
熊啟躍認為,對發行者而言,轉股涉及股東和公司章程,但二級資本債作為債券,在發行時若涉及股東和股份問題,操作流程較為繁瑣,影響發債效率;對投資者而言,實際上我國銀行二級資本債觸發減記或轉股條件概率很低,市場對于二級資本債設置條款是否友好并不敏感。“債務類工具常用減記、優先股設置為轉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