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02:49 | 來源:未知 | 作者:劉小菲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10月8日,麥趣爾披露購買資產預案,擬作價134億元收購手樂電商4063%股權,增值率高達61622%。
昨日晚間,麥趣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收購手樂電商40.63%股權事項,原因是行業政策、證券市場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公司與交易對方預計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就標的公司的資產估值、作價方案調整達成一致意見。
麥趣爾一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收購終止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大的不利影響。”其還透露,麥趣爾將會繼續通過外延整合等方式布局食品加工行業產業鏈。
收購預案曾引交易所問詢
2018年10月8日,麥趣爾披露購買資產預案,擬作價1.34億元收購手樂電商40.63%股權,增值率高達616.22%。
公開資料顯示,手樂電商主營互聯網蛋糕品牌“貝思客”,被稱為新三板市場上的“烘焙O2O第一股”。2013-2016年,手樂電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中2016年虧損金額為7228.84萬元,直到2017年才扭虧為盈。收購預案顯示,手樂電商承諾2018-2021年扣非凈利將分別不低于1900萬元、2400萬元、2700萬元和3600萬元。
上述預案發布后的第4天,深交所向麥趣爾下發《重組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對被收購方手樂電商資產估值、業績承諾以及2017年業績大幅增長的合理性。
在發布多次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函公告后,麥趣爾于2018年12月24日表示,資產規模不斷增長、業務快速發展、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是手樂電商預估增值的重要基礎和保證。手樂電商同時具備線下及線上銷售,業務從2016年開始出現明顯較快增長,收入在3年內增長71.31%,積累了包括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國企、民企等多家企業客戶資源,未來發展空間較大,其業績承諾具有合理性及可實現性。
停牌120個交易日遭投資者質疑
面對收購手樂電商股權的失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多位投資者,被采訪者均表示沒有感到“太意外”,有股民甚至在股吧將其稱之為“一場騙局終于收場了”。
此次收購為何飽受質疑?香頌資本沈萌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東方花旗證券被立案調查后,麥趣爾時隔一個月都沒進行披露,說明資產重組可能不是上市公司真正關注的重點,停牌和重組可能只是為了緩解大股東被平倉沖擊而作出的權宜之計。”
2018年6月7日晚間,麥趣爾因控股股東部分股票存在平倉風險申請股票停牌;6月15日,因籌劃發行股份購買手樂電商部分資產,麥趣爾申請繼續停牌,并預計9月6日前披露相關信息并復牌;9月5日晚間,麥趣爾再發公告,稱由于擬聘請中介機構(東方花旗證券)業務資格受限無法成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花旗證券在8月3日就對外披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事項。
2018年12月3日,麥趣爾正式復牌,如果從2018年6月8日首次發布停牌公告算起,該公司股票共停牌了120個交易日,期間股市出現大幅波動,其中上證綜指跌去了14.6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的跌幅均超過20%。
2018年三季報顯示,麥趣爾大股東麥趣爾集團持有8303.98萬股,其中6819.18萬股已被質押,質押比例82.12%;董事長李勇持有700萬股,質押比例99.78%。
踩雷商譽減值業績大變臉
事實上,麥趣爾自2014年上市以來對外延收購就頗為青睞,公司先后收購了浙江新美心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廣東華冠新型材料有限公司4.8%股權、青島丹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合計耗資超過5億元。
也正是由于上述幾筆并購,導致麥趣爾2018年業績產生變臉。麥趣爾2月2日發布的業績修正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公司虧損8500萬元-17000萬元,原因之一是計提了約5000萬元-12985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其中2015年收購的浙江新美心,于2018年末產生的賬面商譽余額約1.3億元。
麥趣爾還表示,由于外部市場環境和融資環境發生變化,公司多個收購和融資項目無法如期進行,期間所產生的終結費用將計入2018年度報告期內。同時,2018年度公司大規模對原有烘焙連鎖門店進行新業態模式轉型翻新改造,產生折舊攤銷費用。此外,公司為占領團購市場,大力發展團購渠道銷售,導致銷售折扣費用增加。
2018年可能是麥趣爾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年度虧損,不過該公司業績疲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顯現。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麥趣爾的凈利潤分別為2811.24萬和1883.55萬,同比下滑60.54%和33%;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20.81萬元和1166.04萬元,分別下滑74.15%和28.06%。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