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蜂蜜門”引發(fā)高層人事震蕩 百年同仁堂風雨飄搖

      2019-02-19 09:02 | 來源:未知 | 作者:章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幾則重罰落地,持續(xù)發(fā)酵兩個月之久的同仁堂“蜂蜜門”事件水落石出。

          隨著幾則重罰落地,持續(xù)發(fā)酵兩個月之久的同仁堂“蜂蜜門”事件水落石出。
       
        近日,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興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了對同仁堂“蜂蜜門”事件的行政處罰結果。北京同仁堂蜂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yè)”)因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被處以罰款140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17萬元,并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五年內不得再申請。
       
        2月12日,同仁堂(600085.SH)發(fā)布公告就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道歉,并宣布免去公司總經理劉向光、副總經理張建勛、副總經理宋衛(wèi)清的職務。同日,北京市紀委市監(jiān)委發(fā)布通告稱,已對同仁堂蜂蜜問題14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
       
        這場“蜂蜜門”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由此引發(fā)的影響恐不止于多名高管被問責免職的“人事地震”,同仁堂300多年的老字號金字招牌亦再次遭遇信任危機。
       
        “蜂蜜門”事件被罰
       
        此次風波事發(fā)于兩個月之前。2018年12月15日晚,一家名為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的公司,因將大量過期蜂蜜回收作為原料并涉嫌更改生產日期被媒體曝光,并牽扯出了事件背后的同仁堂蜂業(yè)。
       
        次日,同仁堂方面對外證實,涉事的鹽城金蜂系其子公司同仁堂蜂業(yè)的受托加工生產商。據(jù)公告披露,同仁堂蜂業(yè)于2016年8月與鹽城金蜂簽訂了委托加工合同,當年并未實現(xiàn)生產;2017年委托加工產量220噸,而2018年前10月委托加工產量達1815噸。
       
        惹出禍端的同仁堂蜂業(yè)系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同仁堂”)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要業(yè)務為加工蜂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同仁堂蜂業(yè)的前身是北京金蜂蜂業(yè)有限公司。2013年4月30日,同仁堂以約3272萬元的成本代價購得北京金蜂蜂業(yè)51.29%股權,將之納入旗下控股合并范圍,并更名“同仁堂蜂業(yè)”。
       
        整體來看,同仁堂蜂業(yè)在其整個業(yè)務體系中的比重并不大。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度,同仁堂蜂業(yè)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8億元、268萬元,占當期同仁堂股份總營收和凈利潤的比重僅分別為2.09%、0.15%;2018年前三季度,同仁堂蜂業(yè)實現(xiàn)營收1.97億元,凈利虧損87.3萬元。
       
        但此事在網(wǎng)絡上迅速發(fā)酵,同仁堂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鹽城市和北京大興區(qū)的相關監(jiān)管部門介入調查認定,同仁堂蜂業(yè)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在鹽城金蜂進行生產時,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違反《食品安全法》有關規(guī)定。同仁堂蜂業(yè)因此被沒收蜂蜜3300瓶,罰沒金額共計1420萬元。
       
        “同仁堂蜂業(yè)在委托生產過程中存在監(jiān)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同仁堂方面承認失責,并表示已責成同仁堂蜂業(yè)立即對涉事產品依法召回,對相關經銷商按照合同承擔責任,并對事件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
       
        此次北京同仁堂蜂蜜問題,觸及了食品安全紅線,北京市紀委市監(jiān)委亦迅速對該事件啟動問責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在北京同仁堂集團層面,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嚴肅批評,責令其向市委作出深刻書面檢查;對北京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長高振坤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北京同仁堂集團總工程師田瑞華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層面,總經理劉向光、副總經理張建勛和宋衛(wèi)清均被免職。
       
        涉事的同仁堂蜂業(yè)方面,董事長張建勛、總經理張闊海、副總經理王志永、韓會秀、胡艷紅、鹽城金蜂廠區(qū)負責人王志軍等人亦悉數(shù)被免職,副總經理寧尚勇被進行誡勉談話。
       
        而同仁堂蜂業(yè)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被吊銷,意味著這一子公司已失去經營資質。據(jù)悉,同仁堂所持的同仁堂蜂業(yè)股權后續(xù)將剝離轉讓給控股股東北京同仁堂。未經審計的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同仁堂蜂業(yè)總資產1.82億元,凈資產5857.4萬元。
       
        同仁堂公告稱,根據(jù)上述處理,和對未來業(yè)務調整及相關資產處置,預計將減少同仁堂蜂業(yè)2018年度收入約1456.29萬元,減少利潤總額約1.13億元;預計將減少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歸母凈利潤約5778.65萬元。
       
        內部管理混亂
       
        盡管對公司收入和利潤方面的影響甚微,但此事背后暴露出同仁堂在產品質量管控以及子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風險,影響或遠甚于財務之上。
       
        北京市紀委市監(jiān)委在2月12日發(fā)布的通報中直指,同仁堂集團“內部管理混亂,對下屬企業(yè)監(jiān)督管控不力,對控股企業(yè)存在的生產經營和質量管理問題失察失責,相關企業(yè)質量管控制度虛化不落實,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損失,對‘同仁堂’品牌形象產生惡劣影響”。
       
        “這次出事的蜂蜜產品是代工生產,同仁堂蜂業(yè)作為委托方,對受托方的生產加工行為未盡到監(jiān)管責任。”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藥行業(y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同仁堂體系內子公司眾多,層級繁復,部分非全資控股的子公司主要還由原來的企業(yè)負責。管理鏈條太長,企業(yè)的質量內控體系在一些管控力度較弱的子公司里很難真正落實到位。”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同仁堂蜂業(yè)僅有兩名股東,除握有控股權的同仁堂之外,余下48.71%股權由自然人張闊海一人持有。從治理結構來看,同仁堂蜂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均為原同仁堂副總經理張建勛,而負責公司具體經營管理的總經理一職則由張闊海擔任。
       
        時代周報記者還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與同仁堂蜂業(yè)性質相類似的還有同仁堂吉林人參、同仁堂陵川黨參、同仁堂內蒙古中藥材、同仁堂陜西麝業(yè)、同仁堂山西醋業(yè)等數(shù)家子公司,均由同仁堂掌握控股權,而負責經營管理的高管主要來自少數(shù)股東方面委派。
       
        而除了瓶裝蜂蜜產品以外,同仁堂的食品酒系列亦采用委托加工模式。2018年度,采用代工的食品酒系列產品收入2096萬元,利潤115萬元。據(jù)悉,“蜂蜜門”事件發(fā)生后,同仁堂旗下所有委托加工生產均已被叫停。
       
        “公司深刻反思產品委托加工模式,并已停止所有委托加工生產,進行全面徹底排查整頓。”同仁堂公告表示,正在開展全系統(tǒng)的質量大排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并對所有下屬合資合作企業(yè)現(xiàn)行的管理模式進行全面梳理和評估。
       
        值得玩味的是,經此輿情事件后,北京同仁堂決定引入第三方咨詢機構,開展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目前,該項目已進行公開招標,入選的三個中標候選人分別為德勤企業(yè)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捷盟管理有限公司和波士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多元化擴張之痛
       
        創(chuàng)建于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的同仁堂是我國著名的中藥老字號。憑借這塊享譽中外的金字招牌,北京同仁堂的業(yè)務和體量不斷擴張,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中醫(yī)藥王國。
       
        官網(wǎng)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同仁堂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等六大類產品2600余種,36個生產基地,105條現(xiàn)代化生產線。整個集團系統(tǒng)內共有零售終端2121家(含海外140家),醫(yī)療服務終端(中醫(yī)醫(yī)院、診所)488家,包括海外的80家。
       
        資本運作亦頗有聲色。目前,北京同仁堂在內地及香港已經擁有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國藥(03613.HK)三大上市平臺。
       
        繁雜的體系之下,內部管理問題由來已久。“在早期較長的時間里,同仁堂集團內部資源規(guī)劃混亂,各家子公司定位不明析,同業(yè)競爭較為嚴重。”前述中藥行業(y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直至2011年,北京同仁堂才啟動旗下子公司的重組整合。以同仁堂股份公司為核心,組建了包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國藥、同仁堂商業(yè)投資、同仁堂健康藥業(yè)、同仁堂藥材集團在內的六大二級集團,各大板塊的分工方向才相對明析。
       
        事實上,集團擁有豐富的中藥品種資源,產品文號800多個,常年生產的品規(guī)超過400種,其中獨家和類獨家的品種接近200個。
       
        而近十幾年來,北京同仁堂一直試圖向多元化轉型,在傳統(tǒng)中藥領域之外,不斷拓寬自己的業(yè)務邊界。此次出事的蜂蜜僅是其多元化嘗試的一例。
       
        早在2001年,北京同仁堂就與香港華美集團合資設立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試水藥妝;2005年,與香港同興集團合資成立同仁堂化妝品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日化藥妝。此后,其不斷依托子公司,切入保健品、茶飲料、食品等大健康消費領域。
       
        有數(shù)據(jù)顯示,近20年,北京同仁堂共開發(fā)新產品679個;其中藥品176個,保健食品92個,食品288個,化妝品123個,后三項合計占新開發(fā)產品的74.07%。
       
        近些年來,中藥企業(yè)進軍日化、食品,向大健康轉型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如果多元化擴張大步邁進,內控管理體系沒有跟上,不但主品牌難以真正發(fā)揮帶動效應,屢屢發(fā)生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反而容易自砸招牌。”前述中藥行業(yè)人士指出。
       
        盡管打著金字招牌,同仁堂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并未見太大起色,反而因質量問題屢被曝光。近期屢上黑榜的同仁堂亳州中藥材、同仁堂化妝品、同仁堂蜂業(yè)等涉事主體多為旗下非核心的控股子公司。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999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