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1:17 | 來源:未知 | 作者:呂江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去年表現不佳的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一反常態、漲勢如虹,82只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超過5%,在同類基金中整體漲幅居前。
2019年以來,A股市場觸底反彈,尤其是春節假期之后,股市更是連續大漲,讓很多基金的單位凈值都大幅增長。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去年表現不佳的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一反常態、漲勢如虹,82只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超過5%,在同類基金中整體漲幅居前。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可轉債風險相對可控,而且可轉債當前溢價估值偏低,具有性價比,處于配置良機。而從供給角度來看,今年可轉債發行規模有望同比大增,銀行等金融行業仍然是發行的主力。
中證轉債指數持續上漲
可轉債基金回報率靠前
去年,伴隨不斷出現的上市首日即破發現象,可轉債行情持續低迷,可轉債基金業績也不甚理想。而今年以來,可轉債一改去年的低迷窘況,悄然走出了一波整體上漲的小牛行情,賺錢效應開始顯現。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今年以來漲幅達10.5%。而伴隨著A股市場的反彈,可轉債市場也漲勢喜人,今年以來的30個交易日中,中證轉債指數有22個交易日上漲。截至昨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報305.73點,盤中觸及308點,更是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年內漲幅達9.35%。
伴隨著可轉債的連續上漲,可轉債基金自今年年初以來業績同樣氣勢如虹,在債券型基金中的整體業績表現最佳。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債券型基金中回報率最高的10只基金中,可轉債基金占7只,且最高回報率已接近10%。
Wind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82只可轉債基金今年以來沒有一只虧損,平均回報率超過5%。其中,華富可轉債、鵬華可轉債、華商可轉債A等產品收益均超過9%;南方希元可轉債、博時轉債增強A、國泰可轉債、中歐可轉債A的收益率則都超過了8%。
在行情回暖的背景下,機構對可轉債也一改去年的看衰觀點,2019年以來多家機構開始“唱多”,認為可轉債或將成為市場“金礦”。
財通證券(601108)近日發布的研報指出,目前,可轉債市場的估值依然較低,若以BS模型(布萊克—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解析,價格被低估的可轉債共84只。根據計算的理論價格,被低估的可轉債共105只。因此,可轉債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國都證券近期的研報也指出,可轉債是極少數可以同時享受利率下行以及權益市場回暖的品種,寬松貨幣環境下的利率下行依然有利于可轉債估值的提升。而同時,可轉債所包含的期權屬性又可以讓可轉債享受到權益市場的反彈行情。
基金公司加緊布局
新成立11只可轉債基金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基金布局可轉債的熱度明顯提升。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18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內的基金公司相繼成立了11只可轉債基金。此外,易方達基金還發行了易方達鑫轉招利混合基金,最高可把95%的資產投資于可轉債,布局可轉債意圖明顯。
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作為股、債兩市的連通器,可轉債既可以持債到期獲取固定收益,也可以在股市向好時分享股票上漲收益,是經濟復蘇拐點附近、大類資產切換期的合適標的。另外,相比純債市場,可轉債市場回報來源更多,獲利空間更大;相比股票市場,可轉債市場出清幅度更高,當前溢價估值偏低。因此,繼續看好可轉債的投資機會,將積極布局相關基金。
國信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轉債市值約459億元,絕對規模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末上升約19億元,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末上升約173億元。
細分來看,除可轉債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外,其他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轉債市值也均有所提升。其中,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和一級債基持有的轉債市值提升幅度最為顯著,分別從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124.46億元、168.14億元和50.84億元上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143.61億元、170.06億元和52.44億元。
此外,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還有多只可轉債基金正在排隊待批。由于等待獲批的時間較長,部分基金公司正在清理部分債基,打算騰出倉位來配置可轉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