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情人士處得知,3月份可能會逐步有配套細則發布,在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相關配套業務規則正式明晰之后,還有一些存有討論空間的地方會進行小修小改。]
2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發布的科創板六個配套業務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宣告結束,中國證監會就《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也將于2月28日正式結束。
市場對于科創板和注冊制的討論依舊如火如荼,就在當日數位專家學者和市場人士齊聚釣魚臺國賓館對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出言獻策,這包括對漲跌停板、T+0等交易制度的設定。
2月18日,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推動上海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結合點。上海要踢好“臨門一腳”,加快推出管理辦法和配套業務規則。
交易制度引爭論
當前科創板的細則中包括上市前5天不限漲跌幅,第六天開始設限20%的規定,這是否合理且有必要?多位市場人士和專家學者在“中國經濟報告——科創板的創新與發展”論壇上表示,設置漲跌停板制度如同“小腳老太太走路——邁不開步子”,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取消。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兼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解釋,在科創板上市的新股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板,多空雙方已充分博弈,形成了均衡,股價反復震蕩也已基本找到相對合理的定位,為何要在5天后設置漲跌板?更為重要的是機構資金實力強大,20%的漲跌停限制對它們而言無疑是螳臂當車,更為嚴峻的是它們可操作漲跌停板獲取暴利;同時,在此種制度下投資者僅能高買低賣,風險巨大;此外,機構與散戶在交易中存在不公平性,前者在連續打漲停板之際,其他賣家可在漲停板的價格賣出,在這一過程中能他們可接到便宜的籌碼,但散戶卻是在跌停板的價位出貨。
在是否設置20%漲跌停板的討論中市場人士意見多一致,但在是否實施T+0的制度上多有異議。
在賀強看來,科創板交易存有兩方面風險,一是暴漲暴跌,一是交易冷清。T+0交易制度最大特點是有利于當日止損;與此同時,在目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無需放大杠桿即可增加市場成交量,活躍市場并提高投資者信心;還可增加券商傭金收入和政府的印花稅,亦有利于股票現貨與期貨、滬市與港股在交易制度上的完全對接,以此吸引紅籌股和海外網絡概念股“回巢”。
但吳曉求則主張實施T+1的交易制度。在其看來,T+0雖有利于投資者及時止損,但他們在重大投資上多謹慎小心,很少改變投資決策,制度的設計不能服從小概率事件。而縱覽市場的整體交易,若投資者在市場中每天都成交股票,意味著資金不斷流出市場,這將不利于市場的成長。
打贏科創板攻堅戰
與不斷引起市場爭論的交易制度相比,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將科創板和注冊制視為現行制度的邊際改進,還是將其作為一個新制度的系統創新?若為前者則事情相對簡單,若是后者這無疑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場革命。
吳曉求說,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對現行的觀念、制度、規則、法律和市場能力的一種重大挑戰,這亦是要把中國資本市場拉回正確的發展軌道,找回其初心。
2月15~17日,上證所召集券商、基金、保險資管等機構及部分個人投資者舉行9場座談會,參會機構對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配套規則中有關發行承銷、上市門檻、交易行為、監管執行、中介責任、法律銜接、司法配套等內容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吳曉求警示,不要輕視在注冊制基礎上推行科創板所帶來的難度和重要性,其復雜程度遠超2004年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即使是后者亦歷經了復雜的利益博弈過程。
吳曉求表示需更加完善以下四大方面。其一注冊制下需充分披露信息,其二要有相對應的處罰機制譬如集團訴訟制,《刑法》、《民商法》、《公司法》和《證券法》均要做出相應調整,其三監管要從臺前移至臺中和臺后,更多注重事后的處罰并建立監審分離制度,其四建立快速的退市制度。
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得知,3月份可能會逐步有配套細則發布,在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相關配套業務規則正式明晰之后,還有一些存有討論空間的地方會進行小修小改。
觀望的科技企業
科創板和注冊制的試點推出在即,各地都在馬不停蹄地建立擬上科創板企業儲備庫。在熱火朝天的備戰之外亦有不少觀望者。
自去年年底數家券商曾向圖靈機器人(15.030, 0.00, 0.00%)創始人兼CEO俞志晨推薦科創板,但他對此事尤為謹慎,“科創板前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在此階段我們的核心是將業務做好。”
與圖靈機器人相比,人工智能領域的另一家公司云從科技正在進行公司改制。該公司高級副總裁投融資部負責人徐明此前已和上證所多次接觸,學習科創板和注冊制的相關規則制度。但他對于登陸科創板有所擔憂。
徐明解釋,當前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差異不大,其區別在于不同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和發展戰略,信息披露制度可能會泄露公司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當前市場對于人工智能理解粗淺,投資者無法全面判斷公司價值,公司過早登陸科創板或被資本裹挾綁架。他希望能在券商等諸多中介的幫助下通過各種渠道把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價值以及未來的行業競爭力更好地呈現給投資者。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說,對于科創板不能求全責備,要給其至少1年乃至2年的容錯期與磨合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