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10:32 | 來源:未知 | 作者:王丹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節后,A股市場喜提“開門紅”,眾多權益類基金也隨之收獲頗豐。近日,多家公司曬出了旗下偏股型基金今年來的投資業績,10%-20%,隱隱透著那么一股子驕傲。
2月20日,A股市場經歷了一番驚險下探,好在最終有驚無險,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還是以漲勢報收。
只是已連續兩個交易日的“十字星”,或多或少形成了投資者的困擾,是否為短時的變盤信號?這一顧慮開始攪動眾多股民、基民的做多信心。
懼跌猶豫情緒抬頭
2月20日收盤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搭乘一輛停在地鐵站邊待客的出租車去采訪,當時,廣播里正播放著關于股市的新聞。雖然在上海,新老股民比比皆是,但近兩三年見到出租車師傅炒股,哪怕是關注股票行情都是極少的。
在與該師傅的攀談中,記者獲悉,由于春節后A股市場行情走好,這位師傅持有的股票基金凈值“回來”不少,但尚未解套,現在該不該贖回?又是這樣一個行情轉換下的老問題,他擔心市場短期上漲較高,可能出現回調。
事實上,近兩日許多基金公司也感受到了部分散戶基民心態的不穩,一些基金公司應時應景推出了諸如“有些基金已經漲了20%,該繼續買還是趕緊賣?”“行情好了!回本了!要贖回嗎?”等此類指導性觀點。
“部分基民此時產生贖回的想法也并非一時任性,是理性、正常的心理,有的基民前期跌怕了,現在迅速縮小了虧損,遂想見好就收。而繼續持有或是繼續買入的基民也有自己的道理,因為有些基金即使今年漲幅超過了10%,甚至20%,但可能還沒有填完2018年跌掉的坑,已持有了一兩年,好不容易等來了市場回暖,業績攀升,此時割肉出局總會心有不甘”,華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解釋說,如同定律,每當市場由熊市開始轉暖,權益類基金都會面臨去留為難的問題。不過相對前些年,現在的基民已成熟了許多。
基金市場隨股回暖
春節后,A股市場喜提“開門紅”,眾多權益類基金也隨之收獲頗豐。近日,多家公司曬出了旗下偏股型基金今年來的投資業績,10%-20%,隱隱透著那么一股子驕傲。
不只是業績,另一個指標,管理規模上也呈現迅速上漲,不限于大型基金公司,次新、小型基金公司也或多或少有所提高。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人士透露,單拿最近的兩個交易日來說,公司旗下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增速非常明顯,一方面是來自凈值自身的上漲;而另一方面則來自外部資金的凈申購。不過,他亦坦言,兩相比較,前者的占比更大一些。
另一家北京的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春節后從新基金發行渠道上也能感受到市場轉暖的變化,部分銀行正在將營銷重點轉向權益類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每日都有一定凈申購,與去年年底市場低迷時相比,營銷端的改善程度可以倍數來計。
還有部分京滬兩地的小型基金公司也反饋說,旗下基金近期呈現凈申購趨勢,即使銀行渠道依然是“偏大放小”,但電商端入場的散戶投資者增加不少,而由此更能反映市場的回暖程度。
“由于剛剛開年,機構持倉心態普遍較穩,幾乎沒有贖回,而散戶基民雖然有部分贖回但總量并不算多,場外申購部分基本可以覆蓋。只是需要關注的是,后面隨著股市出現震蕩,各基金的申贖狀態很可能產生分化。目前申購較多的基金集中在一些中長期業績居前的股票型基金、倉位較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部分被市場看好的行業主題類基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主管銷售和市場的副總經理表示。
行業內部分歧增加
近兩個交易日,隨著部分題材強勢股回調,大盤出現“十字星”,基金業內部實際上在后市走勢判斷和運營層面也產生了一些分歧。
譬如,有的偏股型基金經理仍有加倉欲望,有的基金經理則是且進且看。浦銀安盛基金經理表示,市場在利空出盡后,整體輕裝上陣促使行情轉強,A股春季躁動的提前使得后續領漲主線逐漸明確,大盤將維持活躍態勢,所以短期來說反彈仍將延續。
而中歐基金則認為,風險偏好修復、資金面寬裕的邏輯得到進一步確認,有利于繼續提升投資者信心。但是美歐等國家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是否會對流入A股的短期資金造成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博道卓遠混合基金經理袁爭光亦指出,后續風險點還有企業盈利可能超預期下滑,考慮到宏觀穩增長政策邊際效用的遞減以及去杠桿和海外的不確定性,本輪盈利周期回落時間可能較以往更長,2019年二三季度大概率是本輪盈利逐步穩定和好轉的時間點。
2月18日,東方紅資管旗下東方紅優勢精選、東方紅中國優勢、東方紅新動力、東方紅優享紅利滬港深、東方紅滬港深和東方紅京東大數據,六只基金集體公告將于2月20日恢復大額申購,一時間引發市場熱議。據了解,其基于的理由主要是由于經過前期市場調整,一些有業績支撐、行業發展前景良好的優良企業估值趨于合理,同時考慮到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圈,相關產品有一定的資金容量空間。
但2月20日,知名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分級混合卻反而宣布暫停接受一千元以上申購、轉換轉入申請。理由是“為保證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有基金研究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基金開放申購或不只是因為認為當前市場適合入場,還可能想作為攤薄持倉比例,應對贖回的做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