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04:31 | 來源:未知 | 作者:代小佩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月亮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呈近似橢圓的形狀,在軌道上有兩個特殊的位置——近地點和遠地點。
身邊的天文學
元宵佳節,超級月亮現身天宇,為節日增添了幾分喜慶。這是今年超級月亮攜手月全食亮相后的第二次露面。據報道,2月19日的超級月亮是今年最大最圓的一次滿月。
超級月亮發生時,地球上的人們欣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如果置身月球,又會看到一幅什么景象?而那些讓人們驚喜連連的日月食在月球上看起來又是如何?這些天象會影響在月球背面工作的嫦娥四號嗎?
地球上看超級月亮,月球上賞“日食”
月亮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呈近似橢圓的形狀,在軌道上有兩個特殊的位置——近地點和遠地點。遠地點就是月球軌道上離地球最遠的點,近地點反之。當月球處于近地點時,它與地球間的距離比在遠地點時近約4.8萬公里。
“當月亮運行到近地點又正值滿月,就會出現超級月亮。”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嫦娥四號月球低頻射電探測儀中方首席專家平勁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不過,超級月亮并不神秘,一年平均下來大概會發生4—6次超級月亮。超級月亮比一般滿月大將近14%,亮度也會提升30%。但由于地月之間的距離遠遠大于月球公轉軌道的微小變化,僅憑肉眼幾乎不會注意到超級月亮和其他滿月有什么不同。
超級月亮發生時,在月球上只能看見地球的輪廓。平勁松向記者解釋道,此時地球面向月亮的那一面是黑夜,所以看起來黑黢黢的。但由于地球的大氣層會折射太陽光,地球就像被一個發光的圓環包裹著,與日食的景象類似。“這是因為這時候地球和太陽大概在月亮的同一個方位,而太陽又沒有被地球完全擋住。”
實際上,只要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地球跑到月亮和太陽之間,我們站在月球上的話,都能看到類似的景象。當然,地球和月亮離得越近,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就越大。
如果月亮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也即發生日食時,在月球上看地球又如何呢?
“我們能清晰地看見白云、藍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陸地。如果月亮擋住了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地球上就會發生日偏食或日全食。此時,月亮會在地球上投下一個影子,它劃過地面的軌跡呈現出一個帶狀區域。”
平勁松表示,這個時候在月亮上看太陽與平時相比沒什么變化。這是因為地月軌道到太陽之間的距離是1.5億公里,地月之間的距離約為40萬公里,兩個距離相差很大,視覺上的影響可以忽略。
嫦娥四號沒有風險,“鵲橋”供電或受影響
超級月亮一詞最早由美國的占星師理查德·諾勒提出。他認為,超級月亮和地震、火山噴發、海嘯等極端自然事件有著某種聯系。盡管多方出來辟謠,但超級月亮引發災難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一個說法是,超級月亮離地球變近,月球的引力增大,會使地球板塊受影響。
不過,當月球處在遠地點的時候,地球上每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月球引力為3.019×10-5牛;月球處在近地點時,這個引力的平均值是3.761×10-5牛。這樣的引力變化對于地球上的物體而言微乎其微。
“超級月亮發生時,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確實稍微有所增強,但不會影響嫦娥四號的正常工作。而且那個時候是夜晚,嫦娥四號已經進入休眠模式。”平勁松表示,從軌道力學和引力角度來說,超級月亮也不會對嫦娥四號形成風險。“盡管月亮到了近地點,但中繼衛星‘鵲橋’的運行軌道依然穩定。”
有一種天象可能會對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的工作產生影響。平勁松告訴記者,如果從地球上看發生了月食,也就是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之間,而且長時間把太陽光擋住,中繼衛星就會處在地球的影子中,其太陽能電池板由于缺乏陽光照射,供電會受影響,設備可能被凍壞。
不過,對此不必過度擔憂。“只要保證其他設備盡量不工作,等中繼衛星從影子中出來后,再供電升溫,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平勁松解釋道。
關閉大部分設備后,保證電量能維持基本的溫度,中繼衛星就能“扛”過去。要“扛”多久呢?“這取決于中繼衛星走出地球影子的時間,一般在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之間,最多二十多個小時。”平勁松說,嫦娥四號在設計的時候考慮過這種情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