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04:18 | 來源:未知 | 作者:張敏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月有58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比去年12月減少1個。雖然上漲城市數量仍多,但70城市新房價格平均環比漲幅已降至061%,連續三個月下跌。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的持續累加下,進入2019年,房價漲勢繼續放緩。2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0個大中城市1月房價指數。其中,1月有58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比去年12月減少1個。雖然上漲城市數量仍多,但70城市新房價格平均環比漲幅已降至0.61%,連續三個月下跌。
二手房方面,1月有41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數量同樣比去年12月有所減少。其中,4個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平均環比繼續下降,31個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由升轉降。
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普降,還是過去三年多來首次出現。二手房市場的“風向標”特性,似乎意味著整體房價將出現由漲轉跌的拐點。
多數機構認為,雖然整體市場處于下行期,但現階段,利好和利空的因素同時出現。擁有人口、產業等優勢的一二線樓市,后發動力較足,房價也將得到支撐;而在貨幣化棚改退潮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房價降溫恐不可避免。
房價走勢繼續分化
與過去幾個月的趨勢類似,今年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上漲乏力。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有所增多,上漲的城市有所減少。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方面,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35個三線城市均出現環比上漲,漲幅分別為0.4%、0.7%和0.6%。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漲幅均比去年12月有所回落,二線城市漲幅持平。
其中,大理、吉林市、秦皇島成為1月新房價格漲幅最高的城市,分別為2.0%、1.8%和1.7%。岳陽、惠州、廈門則領銜跌幅榜。
從2016年以來,本輪樓市調控政策已持續了超過三年的時間。雖然銷售規模仍然不斷攀高,但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市場已經進入到下行通道中。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市場銷售的下滑已經波及到房價,使整體房價出現頹勢。
不同層級城市之間的房價分化現象仍然存在,并集中體現在二手房領域。
今年1月,4個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平均環比下降0.1%,除上海持平外,其余三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均有所下調。31個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由升轉降,平均降幅為0.1%。
35個三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繼續上漲,漲幅為0.2%,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房價分化現象的出現由來已久。主流觀點認為,三線城市出臺調控政策晚于一二線城市,力度也比后者稍弱。因此到目前為止,一二線城市市場繼續低迷,部分三四線市場仍處于上行走勢,其房價的漲幅也高于一二線。
北京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過去兩年來,該企業在北京區域(含環北京地區)的銷售業績始終沒有增長。相反,三四線城市對銷售的貢獻持續上漲,由于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這些區域對利潤的貢獻也明顯提升。
他指出,三四線城市房價的上漲,主因在于這些區域受到大規模棚戶區改造的紅利影響。另一方面,這也和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數較低有關。
核心城市房價仍有支撐
在1月各城市房價變化中,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均價的同時下降尤其引人注目。中原地產指出,過去三年多來,這種情況還是首次出現。
由于交易分散、受到行政管控較少、市場反應敏銳,二手房市場通常被視為樓市的“風向標”。中原地產認為,這一變化的信號意義在于,可能預示著整體房價將走向由漲轉跌的拐點。但前提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保持現有力度不松動。
今年1月以來,多個省份召開地方“兩會”,對全年的房地產政策進行定調。其中,棚改下降、一城一策、“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這也意味著,今年房地產政策的總基調仍然從緊,并沒有明顯松動。
不僅如此,按照監管層的基調,棚戶區改造的范圍和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未來都將得到控制。這也將成為三四線城市的不利因素。
但在人口、信貸等方面,利好消息仍然不斷釋放。
繼天津、成都、南京、武漢等城市在過去兩年成為攬才大戶后,今年以來,海口、襄陽、嘉興等三四線城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認為,通過人才引進計劃的實施,精英人才流入必然會為樓市帶來不同程度的增量置業需求,有助市場活躍度的提升。
2月21日,發改委在《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郭毅表示,預計產業基礎相對扎實的二線城市將加速人口流入進程,樓市發展的根基也將得到進一步夯實。
信貸方面,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個人房貸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新增6969億,創下單月新增貸款額的歷史新高。而融360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6%,連續兩個月回落。
郭毅表示,綜合樓市政策、人口流動、信貸變化等三個層面來看,不同城市將呈現出不同的市場走勢。“2019年,核心一線城市雖然受制于嚴格調控,房價漲幅趨穩,但發展后勁強勁,仍將保持小幅上漲的價格走勢。”
但三四線城市在貨幣化安置降溫的大背景下,如果部分城市的調控寬松的力度有限,空有人才引進計劃而缺少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二者疊加,仍未能替代棚改對樓市的驅動力的話,房價的降溫恐將不可避免。
近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省統計局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湖南省房地產市場形勢的通報》,也預測了這一分化局面。該報告指出,全省樓市逐漸進入調整期,“部分經濟發展態勢好、人口吸引力大的市縣,房價保持基本穩定;部分缺乏人口和產業支撐的市縣,房價將出現小幅下跌,特別是一些地段較偏遠的樓盤,缺乏配套設施、人流等條件支撐,房價下跌壓力較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