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10:18 | 來源:未知 | 作者:潘昶安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已有8家財險公司合計24個分支機構因未按規定使用報批的車險條款費率,被各地銀保監局采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獲悉,中國銀保監會于2月21日向各銀保監局下發《關于近期車險市場監管有關情況的函》(簡稱“函件”)。根據函件通報,今年以來,已有8家財險公司合計24個分支機構因未按規定使用報批的車險條款費率,被各地銀保監局采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嚴字當頭,車險市場的監管未來還有更嚴格的趨勢。銀保監會在函件中指出,各銀保監局應繼續加大檢查和處理力度。對單家公司情節嚴重的,必要時可采取停止使用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
24個分支機構受罰
根據函件通報,截至2019年2月20日,浙江、廣西、安徽、河南、四川、山東、青島、新疆、山西等9地銀保監局在查實相關公司未按規定使用報批的車險條款費率后,先后對24個計劃單列市和地市級保險機構采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
監管措施共涉及8家財險公司。具體來看,人保財險有7個分支機構受罰,平安財險有8個分支機構受罰,太平財險有4個分支機構受罰,國壽財險、大地財險、陽光財險、永安財險、北部灣財險分別有1個分支機構受罰。受罰的分支機構分布于山東、河南、浙江、廣西、安徽、青島、四川、新疆、陜西等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叫停業務的處罰并沒有設定明確的時間期限。這意味著,這些分支機構的商業車險業務可能被無限期叫停,直到整改到位才能恢復。
業內人士表示,探尋上述分支機構受罰的緣由,依然集中在行業的違規返現、套取手續費、費用數據不真實等問題上。函件重點圈出了三類行為:一是通過給予或承諾給予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變相突破報批費率水平,保險公司通過代理人或業務員返還現金的方式比較普遍。二是通過虛列其他費用套取手續費變相突破報批手續費率水平,保險公司通過虛列宣傳費、勞務費、咨詢費等費用科目來套取手續費的方式比較普遍。三是費用數據不真實,保險公司向中介機構承諾支付高于報批水平的手續費率,但不及時入賬。
監管力度料加大
監管重拳出擊,針對的是車險領域高手續費搶占渠道的亂象。據一位華東地區財險公司人士介紹,商車費改之后,車險賠付率有所降低,但賠付率降低給財險公司帶來的利潤空間很快被手續費競爭所吞噬。財險公司出于業績規模的考慮,通過支付給保險中介和個代高額手續費、傭金來換取市場份額,甚至通過虛列費用的方式突破報批手續費率。手續費亂象已經明顯影響到財險公司的承保盈利。
業內人士稱,針對車險領域的嚴監管已經到來,未來還有更加嚴格的趨勢。在函件中,銀保監會指出各地銀保監局存在工作開展不平衡,查處力度不一的問題。有一些地方銀保監局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查處動作,導致當地保險機構仍在觀望。
對此,銀保監會財險部建議,各銀保監局應繼續加大檢查和處理力度。對違反相關法規、社會反映強烈、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市場亂象,應繼續加大整治力度,打破一些保險機構仍在觀望的局面,遏制和扭轉前一階段車險市場亂象愈演愈烈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市場亂象突出、但尚未采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監管措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當地銀保監局更應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對車險市場亂象的整治力度。
函件提出,對于單家財險公司在轄區內連續有多家地市級機構被采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監管措施,情節嚴重的,必要時可依法對該保險機構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采取停止使用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