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12: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春節以來股市快速上漲,基民申購更加踴躍,最新規模數據已達到約35億,也就是說,不到2個月時間,這只基金規模已經增長了5倍多。
A股市場快速轉暖,低迷已久的權益基金也活躍起來。多位基金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一批績優權益基金近期受到資金的大量凈申購,不僅有保險、券商資管等機構資金,也包含許多個人投資者。市場上投資者風險偏好迅速上升,與此同時,少數非理性高收益的投資預期也開始出現。部分績優基金
開年規模增長數倍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經理向記者透露,她所在公司旗下一只偏債混合基金去年業績突出,位居混合型基金年度收益排行榜前列。去年9月份啟動營銷時,基金規模只有5千萬,到年底時規模達到6.6億。今年春節以來股市快速上漲,基民申購更加踴躍,最新規模數據已達到約35億,也就是說,不到2個月時間,這只基金規模已經增長了5倍多。
“我們公司的基金主要是在互聯網平臺銷售,這期間的申購幾乎全部來自散戶投資者。所以說,只要基金可以做出長期業績,散戶還是認可的。”上述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說。
華南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他所在公司今年有多只績優基金規模增長超過5倍;近期公司權益類基金整體申購量明顯放大,單周上億元的凈申購規模也開始出現。“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基金業績比較好,體現出了賺錢效應,當然也有營銷推廣活動配合的作用。”
除了數倍規模增長的績優基金,多數業內人士都表示,權益基金交易量確實在快速放大,從去年的百萬級正在向千萬級進軍。
天弘基金的基金經理肖志剛表示,他所管理的天弘永定成長上周出現大筆機構申購,申購規模約在一億元左右;散戶的申贖規模也在同步放大,凈申購規模目前也有小幅增加。從肖志剛管理的基金業績看,截至上周五,天弘永定成長基金今年以來漲幅達到24.66%。
“以前在A股市場低點時,每天的申贖規模大約為兩三百萬元,現在申購贖回的體量都在攀升,達到千萬量級,每天的凈申購都有兩三百萬元的規模。”肖志剛說。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他所在公司旗下權益類基金上周申購量增長很多,業績最好的幾只權益基金的凈申購達到上億元體量,平均單只基金凈申購規模大約有幾千萬。
該市場部人士稱,“我們的權益類基金上周凈申購規模多數都有三四千萬,業績一般的也有1000萬左右,表現最好的單周凈申購超過了1億元。而且這個數據是自然增長的,并沒有配合宣傳和品牌推廣等營銷活動。”
熱門股票ETF規模增長
機構或為申購主力
除了主動股票基金出現明顯凈申購外,今年賺錢效應明顯的股票ETF規模也出現明顯增長。
截至上周五收盤,今年以來漲幅在20%以上的19只股票ETF基金總份額為117.12億份,比去年底增長9.22%;隨著股市上漲市值擴容,這類基金的合計規模達到178.48億元,比去年底規模猛增35.53%。
從績優基金的申贖數據看,券商、TMT、信息技術等熱門行業ETF被資金搶籌,基金份額增速較快,而恒生國企、上證50、價值等寬基指數則遭遇凈贖回。具體來看,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招商深證TMT50的份額增幅都在20%以上,基金今年收益率都在30%左右,基金整體規模增幅也都超過了50%;而華夏上證50、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國企業、富國中證價值等ETF的份額皆出現了20%以上的縮水。
去年中報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ETF的比例為37.58%,部分板塊的績優基金遭遇資金搶籌,可能多數還是機構投資者的行為。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機構銷售部人士表示,近期,保險、券商資管等機構申購權益ETF規模比較多,多數都達到億元級別,申購的標的都是該公司旗下的旗艦品牌產品。不過,他所在公司一直是以機構客戶為主,散戶的申購占比并不高。
然而,在股市賺錢效應迅速升溫的同時,部分業內人士也反映,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在快速上升,對今年投資收益率預期也在快速放大。
上海上述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表示,她所在公司旗下的績優基金為偏債混合型,去年以絕對收益為投資目標,為投資者賺取了10多個點的正收益,今年1月份這只基金也斬獲了7%的漲幅,受到散戶資金的追捧。“不過,有的投資者計算預期收益率,認為全年會達到7%×12,大約會有80%以上的漲幅,投資者風險偏好在快速上臺階,由去年的要求保本到今年大約是想要翻倍的收益。”
這位市場部總經理告訴記者,市場部門團隊現在的工作是繼續做好投資者預期的引導,鼓勵他們做好大類資產配置,比如在固收類產品中固定配置一定比例,權益基金也配置一部分,做好投資者的陪伴,避免投資者攀比收益率的心理。“我們判斷現在股市可能仍是修復行情,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并沒有明顯改善,經濟數據仍然面臨壓力,股市對中美貿易爭端的緩解、去杠桿完成階段性任務等利空因素消化過分積極。投資者如果有太高的收益率預期,反而可能產生追高的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