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11:12 | 來源:未知 | 作者:葛佳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A股由于短線獲利盤增多,拋壓漸強,調整在所難免。但震蕩整固后,行情有望向縱深演繹,投資者不妨把握績優股的低吸機會。
A股放量巨震收跌后:還能不能上車?還有哪些股能買?2月26日,A股的瘋漲態勢出現短暫停歇。上證綜指沖擊3000點未果后,尾盤由紅轉綠,放量滯漲,熱門股東方通信(600776)則在尾盤炸板大跌8.99%。
調整如期而至,是行情見頂還是牛市中繼站?投資者是否要把握上車機會?
市場分析人士大多認為,A股由于短線獲利盤增多,拋壓漸強,調整在所難免。但震蕩整固后,行情有望向縱深演繹,投資者不妨把握績優股的低吸機會。
短線行情有休整需要
“短期的連續逼空之后,多空力量也在反彈高位進行著微妙的更替,大成交的逼空難以持久。”上海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蔡鈞毅認為,短期連續上行之后,北上資金買力已經開始邊際減弱,雖然其無法撼動上漲根基,但必然會引導部分資金適當注意節奏。其次,隔夜管理層對于場外配資的回應,彰顯證監會在政策導向改善的同時,對于三年前配資所引發的風險的堅決防范,絕不會重蹈覆轍地放任杠桿和過度投機。第三,產業資本減持公告也隨著市場逐步升溫而梯次增加。
益盟操盤手認為,2月26日市場呈現沖高回落態勢,分析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2月25日A股市場氣勢如虹,放量大漲,場外配資的報道增多,證監會密切關注,指導有關方面加強監管,短線降溫有難度,對于短線后市走勢,經過短線整固之后,市場或將再度出發,上行趨勢有望延續。
其二,市場急漲之后,遇到獲利盤和上方拋壓,震蕩開始加大,市場成交量積聚放大,顯示增量資金開始入市,宜繼續維持多頭思維,順勢而為,關注政策邊際變化、市場情緒等方面,在發生變化時對交易策略做出適時調整。
“在沖擊3000點前出現這種放量震蕩屬于震蕩現象,主要是為了清洗本輪上漲以來累積的獲利盤,不然攻到3000點以上再調整,拋壓會更大。”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2月26日的這根放量小陰線可以看做上攻3000點的“下蹲”動作,整個上漲趨勢不會因此發生改變。
不追高,回調仍可積極布局
“市場目前充斥著一種關于牛市論的看法,我認為即使牛市論,這樣的速度也不能持續很久,我們對長期的市場(2019年市場)是看好的,對于短期我們越來越謹慎,”另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操作而言,投資者需要制定自己的計劃!投資不要盲動不要盲從。“此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把你一個月前的想要做的事做完,如果一個月前你想到了3000點,請你持股!如果一個月前你沒有想到,請你拋售!你買的是什么?為什么買?回到投資的本源,買賣同源,知行合一。”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后市若有繼續下探回踩動作,則依然是優質股低吸買入機會。不過要注意的是東方通信等妖股出貨跡象明顯,后市題材股分化在所難免,連續大漲品種風險積聚,投資者要注意規避。
操作上,益盟智盈抄底三劍客策略組認為,鑒于指數進入趨勢不變但震蕩加劇的格局,大方向上繼續堅守“持股持倉”策略,但在保持倉位彈性基礎上適當微調倉位,去弱留強,去劣留優,“摘花鎖利”(牢記三步逃頂法),逐步轉向有基本面支撐、實際漲幅相對小的品種。
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顧問何鵬程認為,目前較好的策略是對已有的倉位繼續持有,而倉位低的投資者可耐心等待更有利的介入時機。當市場瘋狂的時候,或許已不適合追漲。
何鵬程認為,通過分析目前的市場環境,2019年或是A股的牛熊轉化期。目前市場在一系列利好下反彈,但經濟風險仍在,不排除后市行情反復的可能。不過考慮到A股估值以及政策積極等因素,指數回調仍是提供逢低布局時機。
中信保誠基金認為,在經過短期難得的溫和窗口期之后,市場在2月底將重新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外圍貿易環境、兩會政策調整、年報和一季報落地等),預計市場波動將有所加大,如果以上某些因素不及預期,市場在過快反彈之后短期存在震蕩調整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建議投資者適度控制倉位,等待一些不確定性落地。
回調可關注那些機會?
整體來看,市場人士并未改變對于股市未來走勢的樂觀預期,并認為投資者把握住逢低建倉的策略仍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那么具體到建倉標的,又有哪些方向呢?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短期調整之后,A股里面的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個股和板塊還會有進一步走出更大行情的機會。A股后續的指數空間受風險偏好的影響較大,結構相對偏金融與科技。
民族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段少崴建議投資者及時鎖定利潤,等待指數回調,適當關注年報預增的行業與避險的行業,如釀酒、醫藥、食品以及貴金屬。
中信保誠基金建議,可以逢高兌現TMT等成長板塊(估值被動提升、科創板沖擊、一季報不確定性等),相對看好逆周期(基建、房地產)和弱周期(食品飲料、畜禽養殖等)。
何鵬程則給出了三方面建議:大消費、大金融、科技龍頭。
1.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品質消費、品牌消費仍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高端消費仍值得看好,未來中國消費品市場增長潛力仍巨大。大消費類股也一直是最受外資青睞的板塊,可關注白酒、家電行業的龍頭白馬公司。
2.大金融是A股低估值藍籌的核心代表,比如銀行目前市凈率在0.7倍左右,安全邊際較高,全面降準資金釋放也有助于業績的增長。隨著外資逐漸流入A股,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大金融將受益顯著。
券商板塊是金融股中彈性最大的品種,同時估值也處于歷史較低區間,隨著科創板和注冊制的建立與實施,將給券商的投行業務帶來機會,其中龍頭券商將率先受益。另外,紓困基金陸續到位,股權質押風險有所緩解,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未來券商業績強化的預期,券商板塊或將迎來一定程度的估值修復。
3.科技股歷來是牛股集中營,不過科技股的選擇也需要仔細甄別。隨著未來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以科創板設立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將加快重塑相關科技企業估值定價體系,未來A股市場可能會逐漸向港股和美股那樣的成熟市場靠攏。只有那些具備核心技術、代表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科技股,才能由小變大,成長為大公司。具體來看,科技股方面可關注新基建相關的科技龍頭股,包括5G、人工智能等領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