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08:55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王金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早在2018年10月30日,東方精工在《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曾預告稱,2018年歸母凈利潤能達到5.5億元至6.52億元。
2019年2月27日,東方精工(002611.SZ)公布2018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68億元,同比增長42.32%;歸屬于上市 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24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4.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10月30日,東方精工在《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曾預告稱,2018年歸母凈利潤能達到5.5億元至6.52億元。
導致東方精工業績“變臉”源于2016年的一起并購。彼時,東方精工豪擲47.5億元收購了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普萊德”)100%股權。東方精工公告表示,業績變動的原因之一在于收購形成的商譽存在大額減值跡象,基于謹慎性原則,需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
對于業績巨虧一事,2019年2月28日,東方精工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具體以公告為主,關于收購北京普萊德商譽減值一事不再置評。
商譽大幅增加
2018年10月30日,東方精工曾預告稱,2018年歸母凈利潤將達到5.5億元至6.52億元。然而,2019年1月30日,東方精工業績預告卻突然間“變臉”,由盈利超5億元變成虧損超30億元,最終其業績快報將虧損額確定在34.24億元。
對此,東方精工將虧損原因歸結于此前47.5億元收購的北京普萊德。東方精工方面表示,鑒于北京普萊德2018年利潤下滑,結合其目前經營情況以及未來行業發展情況,公司認為因收購北京普萊德100%股權而形成的商譽存在大額減值跡象,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計提了約34.5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這也就是說如果不計提北京普萊德的商譽減值,其還是會有約2600萬元的盈利。但是,該利潤與2018年10月份預告的5億元,還是存在很大差距。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精工是廣東省佛山市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瓦楞紙箱印刷包裝設備提供商。其于2011年8月30日成功登陸A股,由于其業務單一等因素影響,業績表現平平。
從2014年至2017年,東方精工頻頻出手,先后以3.56億元收購了意大利佛斯伯60%股權;4912萬元認購嘉騰機器人(16.710, 0.41, 2.52%)20%股權;以3.25億元購買蘇州順益投資有限公司100%股份;以7500 萬元購買香港捷電持有的蘇州百勝動力機器股份有限公司15%股份等資產。其商譽也是從零增長到數十億元。2014年至2017年,東方精工商譽分別為:1.74億元、3.54億元、4.18億元、45.55億元。
在并購中,北京普萊德無疑是其重要的一筆,也是商譽增值最大的一筆,增值高達45.23億元。完成對北京普萊德的收購之后,其業績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數千萬元增至2017年的4.9億元。可是,被收購不到兩年,北京普萊德就爆出商譽巨額減值,致使東方精工2018年業績“變臉”為虧損34.24億元。
“蹊蹺”收購
“今日的巨額商譽減值或源于往日的蹊蹺收購。”有投資者認為,在東方精工溢價收購北京普萊德的時候,除了投資者提出質疑之外,深交所曾經也向其下發了一份長達10頁涉及15大問題的重組問詢函。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普萊德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PACK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在被收購之前,其股東分別是:北大先行、寧德時代(90.030, 2.33, 2.66%)、北汽產投、福田汽車(2.100, -0.01, -0.47%)、青海普仁。東方精工向上述股東收購北京普萊德100%股權,價格為47.5億元,其中支付現金18.05億元,并以9.2元/股支付股份對價29.45億元。2017年4月,東方精工完成對北京普萊德的收購。
對于收購北京普萊德,東方精工曾表示,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進一步深化在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板塊的業務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收購之前,北京普萊德的業績長期以來依靠股東的關聯業務。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10月,北京普萊德向寧德時代及寧德新能源采購高品質的電芯產品,采購金額分別為1.76億元、7.48億元、23.92億元,占同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6.84%、73.52%、81.25%。
另外,在同一時間段內,北京普萊德向北汽新能源、福田汽車銷售合計分別為1.88億元、6.76億元、24.25億元,占同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6.00%、60.69%、75.08%。
這也就是說,在被收購之前,北京普萊德的業績主要依靠股東支持。
據東方精工2017年上半年公告顯示,當年其業績雖有增長,但是增長幅度較預期有所下降,其主要影響就是全資子公司北京普萊德2017年上半年訂單相應減少,導致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業績低于預期。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普萊德二季度營業額為2.95億元,利潤僅為669萬元。而在被收購之前的2016年上半年,其營收曾達16.54億元,凈利潤達1.779億元,月均凈利潤達2990萬元。
2017年6月26日,北京普萊德與北汽新能源簽署2017年度戰略采購合同,后者擬于2017年內向前者采購8萬臺動力電池,合同總金額為36.89億元;2017年7月14日,普萊德又與福田汽車簽署2017年度動力電池戰略采購合同,后者擬于2017年度向前者下發5500臺商用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系統采購訂單,總金額為9.5億元。
在原股東的幫助之下,北京普萊德被收購后第一年,即2017年,業績表現可謂搶眼,營收貢獻28億元,占東方精工營業收入的61.10%;凈利潤貢獻2.75億元,占比55.99%。
收購之時,針對北京普萊德的高溢價,其原股東北大先行、寧德時代等交易方曾承諾,北京普萊德2016年至2019年經審計累計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4.98億元,其中2016年不低于2.5億元、2017年不低于3.25億元、2018年不低于4.23億元、2019年不低于5億元。
現在看來,北京普萊德要想在四年中實現不低于14.98億元的業績承諾面臨不少困難,進行業績補償或成定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