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04:18 | 來源:人民網(wǎng) | 作者:張維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博物館總是人滿為患的現(xiàn)狀,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3月3日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予以回應:“博物館正處于成長期的煩惱中。”
圖為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 本報記者 王建軍 攝
對于博物館總是人滿為患的現(xiàn)狀,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3月3日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予以回應:“博物館正處于成長期的煩惱中。”
劉玉珠解釋道,一方面是社會需求比較大,在最近3年中,每年入博物館參觀的人數(shù)增量都在1億左右,到去年年底博物館參觀人數(shù)已達到4.08億人次。
另一方面,博物館發(fā)展也比較迅猛。每年新增的博物館都在180家左右,統(tǒng)計顯示,到2017年年底,全國在各級政府備案的博物館就達到5136家,“應該說這個增量還是很大的”。
劉玉珠特別提及今年春節(jié)期間的博物館達到了“人氣爆棚”的地步,根據(jù)國家旅游研究院的統(tǒng)計,今年春節(jié)7天,4.15億旅游人次中有40%以上走進了博物館,“這也說明大家對博物館的厚愛”。
劉玉珠坦言,人民群眾對于多元化高品質(zhì)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大,博物館的供給和服務遠不能達到社會需求,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路要走。今年緊扣博物館職能定位,圍繞難點下大力氣解決,爭取和有關部門共同出臺推進博物館建設的實施意見,以滿足參觀者需求。
劉玉珠強調(diào),博物館首先是文化遺產(chǎn)機構。尤其是對于遺址類和古建筑類博物館而言,保護是第一位的。同時,博物館也是公共文化教育機構,不是廟會、集會和娛樂場所。要堅持“高雅不深奧,親和不媚俗”的定位。“這是博物館的基本屬性,要堅持這個底線”。
此外,劉玉珠指出,“去年全國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省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在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上有所加強,但市縣級有弱化的趨勢。”
劉玉珠呼吁,全國各市縣政府在市縣行政機構改革中,結合本地實際,多關心支持基層文物管理部門和隊伍建設,為文物保護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基礎工作。
《電鰻快報》
熱門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