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11:3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日,全國政協委員、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副主席、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表示,今年,他擬提交一份關于加大發揮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新基建”作用的提案。
上證報兩會報道組
4日,全國政協委員、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副主席、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表示,今年,他擬提交一份關于加大發揮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新基建”作用的提案。為推動5G、AI、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國家“新基建”的快速穩健發展,應形成多元投融體系,著力引入民間資本、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民資、民企在“新基建”的參與力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提出,要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等傳統補短板領域。“相信未來,‘新基建’將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劉偉認為。
“不過,當前民間資本仍然面臨一些困難,不少民營企業在運營中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劉偉說。
為推動國家“新基建”的快速穩健發展,應形成多元投融體系,著力引入民間資本、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民資、民企在“新基建”的參與力度。劉偉建議,首先,繼續加快推進PPP項目的發展,全面打通、拓寬民間投資、民營企業進入“新基建”領域的渠道。其次,地方政府需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新基建的附加條件,進一步明確民間資本的回報機制,特別是在“新基建”領域。比如,民間投資進入有些城市的軌道鐵路交通項目,以后項目運營中如何定價,項目的具體收益怎樣,都不太明確。
劉偉還建議,民營企業參與新基建項目,PPP是比較好的參與形式,但是由于PPP項目周期長,跨度可以達到10年甚至30年之后,對于企業來說過長的項目周期,風險其實比收益更重要。地方政府在PPP項目中既是商業合作又是項目管理,集球員和裁判于一身,如何建立一種誠信機制是關鍵。在實際運作層面,PPP項目往往是以明股實債、政府兜底等多種方式出現,最終都會形成地方政府債務。歸咎原因本質在于誠信機制,誠信機制的建立就可以形成良性的互相選擇,形成良性的投資回報預期以及可預期的違約責任,真正做到以市場選擇市場。
同時,還要完善糾紛的協商、專家決定、仲裁和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等措施,保障我國PPP項目的穩健、規范和順利運行。對PPP項目各方參與主體,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契約,打消民營資本顧慮,激發民間投資熱情,進而促進各方之間有效合作,促進PPP模式在我國“新基建”領域中的推廣和應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