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11:07 | 來源:中證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整體上比之前銷量高一些,有只新基金第一天賣了近5億元,一些績優基金放量也比較明顯,但肯定沒法與高峰期一天賣幾十億元相比。”
A股預期正在明顯轉熱。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公募基金權益產品銷售逐步回暖,有銀行甚至在2月的最后一周下達一季度新增60億元權益產品的銷售任務,私募近一個月加倉則超過一成。
而在MSCI宣布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后,市場熱情更是被“點燃”。比如外資帶動的公私募加倉,養老金入市以及科創板增量改革帶來的鯰魚效應,均顯示多股資金正在涌入A股。
銀行一季度突增60億銷售任務
“權益基金銷售可能真的要火起來了!”某家銀行負責基金代銷的相關人士稱,“2月的最后一周領導突然下達任務,要求一季度賣出60億元的權益基金。按照原計劃,一季度本來只需完成60億元的非貨保有量。現在市場轉好,領導決定沖刺一下,將原定目標調整為60億元的固收加60億元的權益基金。”離一季度結束還有一個月,這也意味著在一個月里,該行要完成60億元的權益產品代銷任務。
“目前我們對權益類基金的推動力度的確更大。”另一家大行渠道負責人士表示,“總體來看,基金市場熱度較之前有所提升,權益類產品銷售轉好。一方面,市場表現提升了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新發產品主題較好,且部分產品已有賺錢效應客戶跟進購買。”目前其所在支行債券類產品存量不多,規模變動不明顯,貨幣基金則有一定下降,客戶將貨基轉換成其他產品的現象顯著。就他所在的區域,權益銷量較一月份出現2-3倍的增長。
而就在一個月前,基金行業還多是權益產品發行延期、產品成立失敗的案例。
“股市上漲,權益基金銷售回暖也屬正常。雖然目前還沒有明顯的大額申購,但一些大行內部認定牛市就要來了,因此也會偏向權益基金營銷。”滬上一家基金公司銷售人士透露,“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兩天發了近10億,這在牛市里可能不起眼,但在熊市就有點市場轉向的味道了。”
“整體上比之前銷量高一些,有只新基金第一天賣了近5億元,一些績優基金放量也比較明顯,但肯定沒法與高峰期一天賣幾十億元相比。”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稱,“這波上漲得太快,指數基金的資金進出變得很頻繁,一天進出可能就有幾十億元,部分機構需要兌現收益,而散戶參與熱情高漲,這是市場活躍的時候才有的景象。”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人士還提到,“過去牛市時總有一個上漲邏輯,或是藍籌業績普遍較好,或是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熱帶動的整體行情,但目前尚未出現類似跡象。不過近期有知名券商召開動員大會,認為大方向即將明確,基金銷售任務也明顯增加。我最近要制作一個ETF手冊,還有數十只產品材料要更新。”
在權益基金銷售增加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貨基的贖回。一家知名三方機構負責人結合自家平臺基金的保有量分析稱:“貨基去年年底出現明顯贖回,但主要流入債基。最近權益類基金申購和贖回都在上升,流入和流出的體量差不多。從目前保有量來看,權益基金占比較去年底上升近5個百分點,貨基占比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
但相比場外貨基的申贖,場內貨基對市場的反應更敏感。“股民肯定是走在基民前面,場內貨幣ETF的凈賣出通常會先于場外貨基凈贖回發生。”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士表示。Wind數據顯示,場內貨幣ETF在2月25日至28日的4個交易日內,規模大幅減少超過200億份。該渠道人士稱,場內貨幣ETF凈流出乃至出現大幅折價,都表明股民急于獲取現金炒股。同時,當場內貨幣ETF出現折價時,套利資金在場內買入再在場外贖回,也會加劇場外貨基的贖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