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 10:3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一年在嚴監管、股市調整壓力下,不少公募基金業務承壓,疊加資管新規后公募高管人才緊俏,都導致公募高管近期變更頻繁。
李樹超/制表官兵/制圖
3月份以來,公募基金高管變更節奏明顯提速。近日,華夏、先鋒、金鷹、農銀匯理4家公募基金公司發布高管變更公告,涉及到8位基金公司高管職位的調整。至此,今年以來共有24家公募基金公司的42位高管職務發生調整。
業內人士認為,近一年在嚴監管、股市調整壓力下,不少公募基金業務承壓,疊加資管新規后公募高管人才緊俏,都導致公募高管近期變更頻繁。
農銀匯理原總經理
轉任董事長
繼建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之后,銀行系公募總經理轉董事長再添一例。
3月6日,農銀匯理基金發布高管人員變更公告稱,農銀匯理基金原總經理許金超由于工作安排,于3月4日離任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職務,正式轉任該公司董事長,同時代任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
從個人經歷看,許金超于1983年7月進入中國農業銀行工作,歷任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辦公室副主任、處長、副行長,中國農業銀行山西分行黨委副書記,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中國農業銀行采購管理部總經理,中國農業銀行托管業務部總經理。在2014年12月起任農銀匯理基金公司董事,2015年5月28日起任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農銀匯理基金成立于2008年3月,截至2018年12月末,農銀匯理基金旗下47只公募基金合計規模為2318.9億元,在131家擁有公募牌照的機構中排名第17位,旗下以固收業務為主,包含貨基、債基等固收業務管理規模約為2000億元。
事實上,2018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銀行系公募換帥或密集變更高管,由公司總經理轉任董事長的不在少數。比如,建信基金原董事長許會斌2018年4月離任后,孫志晨由原來的總經理升任董事長;今年2月,謝衛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新任總經理,原總經理阮紅轉任該公司董事長;中加基金原總經理夏英升任董事長后,宗喆任職中加基金總經理。
今年42位高管調整
同比猛增四成
今年3月初,金鷹基金、先鋒基金、華夏基金也發布高管變更公告,分別有總經理、督察長等職務發生變更。
先鋒基金是原任總經理齊靠民任期屆滿,在今年2月28日離任,由先鋒基金現任董事長張松孝代任總經理;華夏基金原督察長周璇由于個人原因離職,李彬新任華夏基金督察長;金鷹基金則是原副總經理劉志剛轉任金鷹基金新任總經理,該項任職從3月5日起生效,金鷹基金董事長李兆廷將不再代為履行總經理職責。這也是金鷹基金原總經理劉巖在去年底離職后,金鷹基金迎來的新任總經理。
金鷹基金在去年由于前瞻性發行短債基金,公司規模逆市出現較快增長。2018年三季度末,金鷹基金公募管理規模一度攀升至659.6億元高點,同比猛增53.8%,此后帶動短債基金“爆紅”,金鷹基金也一度成為市場上的明星,金鷹基金總經理的更迭也引發市場的關注。
從業經歷顯示,劉志剛自2007年10月起,先后在工銀瑞信、安信基金、東方基金、金鷹基金四家公募公司任職,先后擔任產品開發經理、產品部總監、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副總經理等職務,現任金鷹基金總經理。
據記者統計,截至3月6日,今年以來共有24家公募機構高管發生變更,涉及高管人數多達42人,同比猛增44.8%;而在去年同期,只有18家公募的29位高管發生變更,無論從高管變更家數還是變更人數,今年皆出現明顯的增長。
談及近期高管變更明顯增多的現象,北京一位中型公募總經理告訴記者,近一年來,在監管趨嚴、股市調整等壓力下,不論是債市違約,還是股市踩雷風險事件都比以往明顯增多,不少公募基金在基金規模、業績和合規風控方面可能無法達到股東層面的預期和要求,這也是近期公募高管變更頻繁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資管新規的出臺,各類資管行業都在向公募基金看齊,具備公募管理經驗的高管身價上升,更容易加盟其他資管行業去工作。
這位中型公募總經理稱:“公募基金還是相對規范透明、人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基金高管對公司業務的管理能力和貢獻都容易被量化和考核,各家公募的股東結構、工作環境、事業拓展等也相對透明,公募基金的職業經理人不論是工作出色,還是管理欠佳都相對透明。這種職業經理人制度更有利于公募實現人才的更新換代,讓更加出色的管理人去服務公眾的投資理財事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