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09:39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海翔藥業(5.900, -0.10, -1.67%)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19億元,同比增長17.74%,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76.79%。
海翔藥業(5.900, -0.10, -1.67%)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19億元,同比增長17.74%,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76.79%。
行業周期及政策監管下:公司主業業績波動較大
公司以醫藥和染料為雙主業運營。醫藥板塊主要從事特色原料藥、制劑的生產和銷售以及為國際制藥企業提供定制生產、配套研發的服務,2018年公司醫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4.69億元,同比增長13.24%,實現凈利潤1.99億元,同比增長55.13%;染料板塊主要從事環保型活性染料、染料中間體以及顏料中間體的生產和銷售,2018年公司染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23.51%,實現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89.82%。
盡管2018年報告期公司整體營業與凈利實現雙豐收,但是按產品細分到公司具體業務,其業績波動較大。2017年報告期內,公司醫藥中間體營業收入3.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1.36%,染料營業收入6.6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2.24%,而2018年報告期內,公司醫藥中間體營業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10.04%,染料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7.33%。
對于各版塊業績波動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受染料行業周期和醫藥行業政策變化所致。
由于公司是醫藥與染料雙主業運營,一方面,公司染料行業的發展周期與下游紡織印染行業的發展的周期息息相關,紡織印染行業的市場的景氣度直接對公司染料板塊的業績產生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醫保控費一直是主旋律,各項醫改新政開始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輔助用藥和大處方監控、招標降價等直接手段,兩票制以及全國推行4+7藥品帶量采購落地實施,通過帶量的方式去除銷售環節,加快醫療機構回款降低商業費用,這些舉措最終影響這藥品終端市場的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凈利增速遠大于營收增速。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74%,而對應的成本同比增速為14.81%。營業總成本扣除營業成本后,其同比下滑-20.50%,其主要原因為公司財務費用相比去年減少約1.94億元,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累計之和同比上升僅為9.09%。
在凈利貢獻中,染料板塊給公司凈利潤貢獻占比約為67.11%,即染料貢獻一半以上的凈利潤。對于染料板塊的“靚麗”的業績,公司表示主要是受染料及染料中間體漲價影響。那為何染料行業出現價格較大上漲呢?這或許環保政策強監管有關。
染料板塊 “價升量跌”公司存貨周轉水平持續下降
2018年“環保風暴”持續發酵,全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多個涉及化工園區的環境整頓、提升、搬遷等政策,大量染料及相關中間體產能關停,海翔藥業子公司甌化化工亦受到影響。
2018年4月9日,鹽城環保局對甌華化工進行了調查,現場對排放廢水進行采樣,經檢測廢水中污染物因子苯胺類值為31.8mg/L,超過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處理工藝要求(苯胺類≤5mg/L)。對此,環保局責令甌華化工立即整改。
2018年4月13日,鹽城環保局責令甌華化工需要立即停止年處理2500噸危廢干化焚燒爐項目和多氨基蒽醌的生產,同時需要立即按規定對危廢進行申報。
注:違規記錄源自新浪財經整理
2018年5月初,染料主產區蘇北化工產業園關停,多家染料及染料中間體供應商停產, 進一步導致供應端的緊張,價格隨之上漲。與此同時,需求端也在回暖,染料剛性需求比往年更大一些。
雖然行業需求回暖,染料板塊為公司貢獻了大部分利潤,但該項業務卻出現了“價升量跌”的現象。年報顯示,公司染料板塊產品平均單價由約7.59萬元/噸上漲至約9.33萬元/噸,同期相比上漲約22.98%。但是, 2018年實現銷量約1.34萬噸,同比下降5.71%。
數據來源:公司2018年年報,新浪財經
公司染料板塊在市場需求回暖時,其銷量并未同步上升,而是下跌。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水平也存在持續下降的問題。
2016年至2018年,公司存貨期末賬面價值分別6.32億元、8.09億元及9.05億元,2018年較2016年同比上漲了43.20%。與此同時,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從174天上升至204天,對應的周轉率從2.07下降至1.76。
募投資金投入僅三成 擬建大項目半途而廢
2016年公司采用非公開發行方式,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 99890023 股,發行價為每股人民幣 10.28 元,共計募集資金10.27億元。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途是原料藥及中間體CMO中心擴建項目、年產30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醫藥綜合研發中心、醫藥中試車間技改項目及環保設施改造項目,計劃投資金額分別為2.84億元、3.5億元、1.5億元、0.9億元及1.4億元。截止2018年12月31日,募投五個項目只有三個項目相對有較大資金投入,實際使用資金累計為3.38億元,累計資金實際使用率僅為33.3%,其中年產30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零投入,醫藥綜合研發中心資金投入微乎其微。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新浪財經
2019 年 2 月 14 日,公司擬終止部分募投項目資金使用用途。公司稱,鑒于“年產 30 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的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擬終止實施該項目并將結余募集資金 3.67億元(含利息,具體金額以實際結轉時項目專戶資金余額為準)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已使用募集資金3.38億元,累計收到的銀行存款利息扣除銀行手續費等的凈額為1657.62萬元,累計收到的理財產品收益金額為 2093.36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