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02:2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張國鋒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2017年,協會累計登記的母基金管理機構數量為681家,2017年新登記177家。總規模方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母基金管理規模超過8800億元。
近三年,國內母基金出現快速發展的態勢。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協會累計登記的母基金管理機構數量為681家,2017年新登記177家。總規模方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母基金管理規模超過8800億元。
在創投行業整體陷入募資難的困境下,母基金自身也受到資本市場整體基金面緊張以及資管新規的影響,過去的快節奏在去年明顯放緩。但作為當前市場上諸多創投機構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母基金的投資策略和偏好也備受市場關注。
母基金投資策略多元化
隨著母基金市場的擴大,目前,母基金市場的參與主體日漸多元化,除傳統市場化母基金管理機構外,國資背景管理人、一線知名市場化基金管理人、財富管理機構、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等都成為母基金市場新晉參與主體。
縱覽去年完成募資的創投機構基金,其背后大多有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代表的國有資本的身影。在業內人士看來,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代表的國有資本逐漸加快了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而隨著國資背景基金管理人運作管理模式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其相對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管理資本總量也在不斷提高,比如開元國創、中金資本、深創投等,這些資本受市場環境影響也較小。
而由于主體和資源來源的多元化,必然會導致母基金投資策略更加多元化。紫荊資本董事長沈正寧表示,母基金投資人從無特定策略盲池投資,到出現聚焦特定產業或特定行業,或投資子基金+跟投、投資子基金+直投、投資子基金+直投+二手份額投資,甚至開始出現跨資產類別配置的母基金。母基金管理者往往會根據自身基金的資金屬性及管理能力特長,挑選適合自身的策略,市場環境也給予了母基金管理人更多的選擇。
“2019年的投資進度會放慢,同時我們可能會再推進新的母基金的設立,做新的東西包括直投,在慢節奏的大環境下,母基金自己也要抓緊時間‘練內功’。”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創始合伙人孫次鎖在談到2019年基金的策略時這么說。
著重考慮
GP的聚焦程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母基金作為私募股權投資中“C位”機構,除可實現風險分散化,還可通過篩選后選擇長期持久、富有遠見的頂級投資人,具備最終達到平穩度過周期的投資能力,因此,母基金已經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平穩度過經濟過渡期的關鍵。
那么,母基金應當如何選擇GP?
盛世投資方面表示,他們非常看重GP投資邏輯和對產業的導入效應。盛世投資管理合伙人楊志軍表示,GP對于產業的理解力以及投資策略是他們比較關心的。
在選擇GP時,盛世投資并不一味偏愛“大牌”,而是更關注投資團隊能力和相關機制。“我們非常重視投資團隊本身,一家機構的基因很大程度取決于團隊。”除了投資團隊,楊志軍表示,盛世投資對基金投資策略和執行情況、決策機制、風控流程和激勵機制等也著重關注。
歌斐資產創始合伙人殷哲則表示,歌斐母基金在挑選GP的時候,在組合構建上有自己的策略和體系。首先畫圖然后看每個GP所在的位置,確定哪個是代表未來趨勢的。其次是對每個管理人深度的辨別,這需要花時間。這當中主要是看他的專注度,是否聚焦,是否有非常清晰的投資策略、投資理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