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03:35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讓金融之水活起來,就是要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可運用的政策工具多,我們有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保險業發揮民生保障作用建言獻策。
讓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之水活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保險業要做好“穩”字文章,自身高質量發展值得期待,在金融“活水”灌溉下的實體經濟取得高質量發展也同樣值得期待。對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保險業金融機構要有機地配合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濱在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時建議,推動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要從四方面著手:一是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式和途徑;二是實體經濟要推進主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要給予金融機構一定政策激勵;四是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讓金融之水活起來,就是要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加大稅收遞延養老保險政策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民生領域的內容提及較多,比如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等。
當前,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形勢日益嚴峻。為了應對當前嚴峻的養老形勢,2018年4月,銀保監會、財政部等五部門共同發布《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和配套政策。根據相關數據,2018年共有16家保險公司開展個人稅延養老業務,累計實收保費約7000萬元,承保件數約4萬件,商業養老保險在發揮第三支柱作用、服務民生和促進實體經濟方面的應有效果未充分顯現。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杠桿作用,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快速發展,盡快補齊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設短板,構建一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
周燕芳建議,應加大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稅收支持政策力度,使更多人能夠享受到政策福利,促進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對提高國民老年生活水平、實現老有所養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也建議,要擴大稅收遞延政策適用產品范圍和地域范圍,同時在操作層面適當提高稅收優惠力度,理順相關參與方的信息銜接和溝通。
加大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強制力度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環境改善和公眾權益保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在食品安全、環境污染、醫療安全等領域的責任事件仍屢見不鮮。
對此,孫潔建議,在現有規定和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深入推動食品安全、環境污染、醫療責任等保險的強制實施,建立統一的社會服務標準和保險行業的社會服務機制。重點關注“事前預防監督管理”“事中有效控制蔓延”和“事后妥善服務處置”。此外,引入保險機構重點參與食品安全、環境污染、醫療責任保險的強制實施工作。同時,由保險機構整合專業資源,組建第三方評價和監督組織,充分發揮保險公司的專業服務能力和保險費用杠桿作用,促進主要社會熱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改善工作。
周燕芳也認為,要加大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強制力度。在政府職能轉型的大背景下,綜合運用保險等金融風控手段,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搭建讓政府放心、企業安心、民眾舒心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