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03:30 | 來源:揚子晚報 | 作者:張艷 蔣文超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每年從數百項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十項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項目。
4月2日,航拍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出土的精美瓷器。
出土的大量銅錢。
出土的精美陶器。
清代人修建的方橋。
出土的精美瓷器。
銅錢、瓷片、貝殼,唐代的河道、宋代的磚墻、明代的橋墩……親眼見到鑒真第六次東渡啟航地、面積達1.2平方千米的黃泗浦遺址現場,還是相當震撼的!3月29日,“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上榜。昨天,跟隨江蘇省文化記者協會組織的黃泗浦遺址考古采訪行,揚子晚報記者探訪了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現場,并有幸進入存放出土文物的庫房進行參觀研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指著大量的銅錢告訴記者:“這就是從河道里打撈上來的開元通寶。”記者還從張家港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處得知,未來這里將作為考古遺址公園對公眾展出。
江蘇唯一
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榜上有名 2018十大考古新發現,都發現了啥?
3月29日,每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每年從數百項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十項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項目。自1990年開始評選以來,該活動已持續進行30年,豐碩的考古成果,廣博深厚的文化影響力,將學界、媒體和全社會目光一次次聚焦于此,因此活動也有著“考古界奧斯卡”的美譽。
那么,2018十大考古新發現,都有哪些?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陜西澄城劉家洼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注意到沒?作為江蘇唯一入選的“考古新發現”,張家港的黃泗浦遺址榜上有名哦!
遺址揭秘
鑒真當年從這里東渡 這個寺廟遺址,是日本唐招提寺藍本
“史料記載,唐代大和尚鑒真前5次東渡失敗,第六次東渡的出發地,就是黃泗浦。”林留根現場介紹,結合史料以及考古發現,可以推定,1300多年前,鑒真第六次東渡出發點,就是從這里出海的。歷史上,鑒真曾經在這里居住了一個月左右。而當時遣唐使的大船,則是在黃泗浦河轉彎口出海,那里,河面曾經寬達90米。
黃泗浦遺址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慶安村與塘橋鎮灘里村交界處,現北距長江約14千米。遺址于2008年11月發現,總面積約1.2平方千米。自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先后對遺址進行了6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通過發掘,在遺址西區主要清理了南朝至唐宋時期的道路、灰坑、水井、水溝等遺跡,在遺址東區主要發現了唐代和宋代的河道、木橋、房址、水井、倉廒類等諸多遺跡,“鑒真六次東渡歷時12年,黃泗浦遺址的考古從最早有這個意向到現在,我們也差不多用了12年的時間來追尋”,對于仍在繼續的考古工作,林留根感慨道。
位于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如今是熱門的游客“打卡”勝地,其實當年鑒真東渡日本,不僅帶去了佛學、醫藥典籍、茶葉……還有“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就是按照中國寺院的范本建造的,林留根指著遺址現場告訴記者:“你看,南大門、中門、金堂、講堂、食堂、僧房……唐招提寺的平面布局跟我們這座寺院的平面布局基本是一模一樣的。”
據史料記載,古黃泗浦是一個大港口,唐朝時這里有寺廟,即為尊勝禪院;后來,尊勝禪院破敗被廢,到了宋代,又進行了復修,改名為凈居禪院。“寺廟坐南朝北,山門朝南開,東面是黃泗浦河。”經過清理,可以看到寺廟遺址的房子有的方方正正,呈回字形;有的則一長排連接在一起,房與房之間,還有排水溝。在遺址內,還發現多口古井、灶子、倉庫等。林留根感慨道:“雖然只剩下房子的遺址,但也非常難得。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茶碾子,這也為鑒真東渡緞帶日本帶去茶文化提供了證據。”
還原歷史
當年這里曾是貿易大港 河道里打撈出數千枚唐代開元通寶
“這里是一座天然博物館”,走在發掘現場,林留根給記者介紹黃泗浦河遺址、寺廟遺址、河道、方橋、銘文磚……在黃泗浦河遺址區,古河河底上的各種瓷片清晰可見,正中間一個元代磁州窯大盤保存得相當完好,周圍則遍布各種碎瓷片、石雕、橋墩……記者還參觀了存放出土文物的張家港博物館庫房,從遺址出土的瓷器擺滿了一排排架子;地上,一個個籃子里也盛滿了各種文物,有銅鏡、開元通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黃泗浦遺址考古發掘領隊周潤墾介紹說,出土的文物超過一萬件(套),可以修復完整的就有6000多件(套),出土文物的建造年代從隋唐一直跨越到明清。
越窯的雙耳罐、長沙窯的大盆、景德鎮的瓷碗、宜興窯的壺……細細看去,出土的瓷器按照各個窯口擺放。周潤墾告訴記者,幾乎全國各地燒制的瓷器,都在這里集結了。有的瓷器造型奇特,比如出現蓮花紋、八爪魚紋,碗底是玉璧式的,一看就知道價值連城。
為什么全國各地的窯口會在這里匯合?周潤墾解釋說,這說明,在唐宋時期,這里是一個貿易港口,而且非常繁榮。比如一面葡萄紋飾的唐代銅鏡是從一口水井中出土的,相當精美,“別小看了這個銅鏡,在唐朝一枚這樣的葡萄紋銅鏡可以換一個婢女”,林留根說。
證明當年港口繁榮狀況的,還有從黃泗浦河遺址里出土的大量唐宋等時期的錢幣,比如記者看到的一處集中堆放的數千枚銅錢很是震撼,林留根介紹道:“這些都是唐代的開元通寶,從河道里打撈上來的。當時,這些銅錢有的是整串落水,有的甚至可能是整箱沉下去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