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04:4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謝誠 鄭馨悅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上市申請受理企業一共31家,優刻得是首家設置“特別表決權”的公司,首家選擇“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上市標準的公司,因其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同股不同權)。
4月1日,科創板“候選”企業再增3家,其中,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刻得”,或UCloud)為科創板受理企業中首家選擇“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上市標準的公司,其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
據悉,優刻得是第三方云計算服務商,成立于2012年。根據IDC發布的報告,2018年上半年UCloud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騰訊云、中國電信、AWS、金山云之后,排名第六位。相關媒體認為,它是與阿里騰訊“同臺打擂”的云計算公司。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的科創板受理企業中,優刻得相當“特別”。
近48億元融資額
位居榜首
截至記者發稿前,科創板上市申請受理企業一共31家,優刻得是首家設置“特別表決權”的公司,首家選擇“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上市標準的公司,因其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同股不同權)。
據了解,優刻得實際控制人為季昕華、莫顯峰、華琨,三人合計持有9768.82萬股特別表決權A類股份,公司剩余2.66億股為普通B類股份,每份A類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是每B類股份的5倍。因而上述三人對應的表決權比例分別為33.67%、15.52%和15.52%。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優刻得本次擬融資金額為47.5億元,在31家擬上市企業中位列第一,而預計市值不低于220億元的瀾起科技也僅擬融資23億元。
早在2018年10月份,中移創新產業基金入股優刻得,在當時中國移動對其的估值約為115億元。而以其擬融資額47.5億元,發行新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01%計算,優刻得發行估值為190億元左右。
根據招股書,優刻得的募投項目包括多媒體云平臺項目、網絡環境下應用數據安全流通平臺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務平臺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最高,有26億元,該項目投資總額達48億元,建設周期為7年。
“投入高,周期長,也代表了風險大,回報慢。”一些市場人士對此表示了擔憂。
“在云計算投資方面,無論阿里還是亞馬遜,都是以5年至10年為周期,進行持續性的投入,這是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專業互聯網、投資金融律師董毅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云計算業務本身需要較長時間積累大量用戶,進行大量的數據測試,而投資額度僅僅也只是一方面,平臺的吸引力也是關鍵問題。
董毅智表示,優刻得以這樣的資金量能不能做出理想的成績,需要較長時間來確定。
專家稱公司目標就是
對標阿里騰訊
知名互聯網學者、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優刻得的目標就是阿里和騰訊。
而在李易看來,優刻得真正顯得“賭性”過重的地方,在于其市盈率過高,是目前的科創板受理企業之最?!蹲C券日報》記者估算得出,優刻得的市盈率達246倍,而與優刻得同批上科創板名單的瀾起科技和博眾精工都只是30多倍。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優刻得的營收分別為5.16億元、8.4億元和11.8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7683.46萬元和8032.33萬元,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也是快速上升,由2016年的8778.11萬元升至2018年的4.46億元。
援引媒體報道,優刻得創始人兼CEO季昕華曾對外表示,優刻得是國內首家已經實現盈利的公有云廠商。而目前已知的另一家盈利的公有云企業是全球云服務霸主亞馬遜網絡服務(AWS)。
“亞馬遜曾經有1000倍以上的市盈率,但那是例外,而且難以長期保持。”李易表示,“優刻得呈現出這樣的市盈率,有可能是前期估值過高,股東為了掙錢,只能將風險轉嫁給科創板的投資者,而該公司一旦以這樣的市盈率上市,科創板的投資者很容易淪為‘接盤俠’,難以從該股賺得收益”。
“這么高的市盈率,公司其實應該去中國香港、美國上市。”李易如是建議。
對于融資額度和市盈率高等問題,記者致電優刻得相關人士,并在其要求下,將采訪提綱發送至指定郵箱,而截至發稿,并無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