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03:30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鄒煦晨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優刻得主要從事第三方云計算服務,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的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是通過工信部可信云服務認證的首批企業之一。
在一眾科創板受理企業中,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刻得”)較為特別,其不僅是申報企業中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企業,而且其融資金額也在前37家受理企業中暫列首位。
公有云是創收主力
據了解,優刻得主要從事第三方云計算服務,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的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是通過工信部可信云服務認證的首批企業之一。
2016年至2018年,優刻得營業收入連續增長,分別為5.16億元、8.4億元、11.87億元,在此情況下歸母凈利潤成功扭虧,分別為-1.97億元、0.77億元、0.8億元。
從業務類型來看,公有云為優刻得的主要業務,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4.72億元、7.64億元、10.11億元,比例分別為91.43%、90.97%、85.15%。
2018年上半年,優刻得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騰訊云、中國電信、AWS、金山云之后,排名第六位。
導致優刻得公有云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混合云的“異軍突起”。2016年至2018年,優刻得混合云的營業收入和比例連續增長,分別為2243.89萬元(占比4.34%)、4915.22萬元(占比5.85%)、1.39億元(占比11.69%)。
通信專家項立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有云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云,比如阿里提供給大家使用的云;私有云是企業自建的云;混合云就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結合,其中,部分數據有較高安全要求,通常會放在私有云上,而另一部分就放在公有云上。
有意思的是,優刻得雖然總部在上海,但主要營業收入卻來自華北。其2016年至2018年來自華北的營業收入占比均超60%,分別為72.28%、62.72%、65.14%。優刻得于申報稿中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核心機房部署于北京所致。
股改扭虧
需要指出的是,優刻得2016年末和2017年末的未分配利潤均為負,分別為-3.08億元和-2.31億元。
上海駿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如果只靠盈利來補虧,以優刻得2018年0.8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計算,可能要兩年多的時間才能“扭虧”。
不過,優刻得2018年便成功“扭虧”,主要歸功于股份制改革。2018年7月,優刻得董事會決議進行股份制改革,15.92億元的凈資產中3.6億元作為股本,其余作為資本公積。2018年9月14日,優刻得完成股份制改革,未分配利潤受股改凈資產折股影響,虧損減少1.53億元。
截至2018年末,優刻得的未分配利潤為251.51萬元。
同股不同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優刻得還有一項重大變革。
2019年3月17日,優刻得股東大會決議,設置特別表決權股份。優刻得實際控制人季昕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莫顯峰(董事兼首席技術官)、華琨(首席運營官)擁有的股份全部轉為擁有特別表決權的A類股份。每份A類股份的表決權是B類股份(即普通股)的5倍,即在表決權方面A類1股頂B類5股。
由此,季昕華、莫顯峰、華琨擁有的表決權分別為33.67%、15.52%、15.52%,這三個一致行動人合計擁有表決權64.71%。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同股不同權的好處,主要有三點:一是能繞過(公司)監管框架的限制;二是能夠以少量的股權,就能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三是在市場里股權結構比較特殊,可以運作的空間可能比較大。缺點是主要是同股不同權會導致股東之間不平等,估值不好判斷以及監管難度上升。
記者發現,同股不同權導致優刻得的上市要求與一般公司不同。優刻得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
雖然優刻得沒有選擇“市值不低于100億元”的另一上市標準,但優刻得的市值可能超100億元。
2018年10月29日,中移創新產業基金(深圳)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1億元的價格認購優刻得316.55萬股的新增股份,占增發后總股份的0.87%。以此計算,當時優刻得的估值約為115億元。
最后,優刻得此次發行股份數不超過1214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01%),欲募集資金47.48億元,排在前37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的第一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