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03:3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張婷婷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募資額超10億的科創板項目,承銷保薦費率在3%左右。券商做每單科創板項目的保底收入在2500萬~3000萬元,而10億以上的融資項目4%以內的費率基本可以保證保底收入。”
至4月4日,科創板受理企業已達50家,上市業務被24家保薦機構包攬。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科創板項目的承銷保薦費率在6%~8%之間,視不同情況,個別項目的費率會低至3%或高于10%。
跟投機制是科創板的全新嘗試,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監管要求的跟投比例可能為2%(或3%)~5%,考慮到風險控制因素,即便是好項目,券商也不會大比例跟投。
有參與科創板項目的大型券商保薦代表人對記者表示,大部分科創板項目承銷保薦費率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過去幾年的費率整體持平,但也有少數例外。“據我了解,募資額超10億的科創板項目,承銷保薦費率在3%左右。券商做每單科創板項目的保底收入在2500萬~3000萬元,而10億以上的融資項目4%以內的費率基本可以保證保底收入。”
上述保代人還表示,有些企業規模比較小,又想聘請一流券商確保上市,愿意多付出一點成本,畢竟這些費用是募集資金到位之后才扣付的。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融資規模、企業優質與否等因素外,增值服務是影響承銷保薦費率的重要變量。
“正常情況下,券商會履行證監會要求的核查程序,不過也有一些保薦機構等中介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務,企業就愿意多付出一些費用,這是行業共識。”有保代人員對記者表示,中介機構與發行人后期甚至會根據增值服務的情況,提升承銷保薦費率等。
多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科創板企業有往大券商集中的趨勢,其中很重要的指標就是跟投制度。“跟投政策考驗券商的資金實力、定價能力、價值判斷。”有參與科創板項目的中等券商投行部總裁助理對記者表示。
《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規定,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并對獲配股份設定限售期。
有保代對記者表示,據稱監管要求的跟投比例為2%(或3%)~5%,考慮到風險控制因素,即便是好項目,券商也不會大比例跟投,“科創板項目仍屬于投行的保薦業務,不能作為自營業務來做,券商內部有風控要求”。
記者發現,科創板項目向大券商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就目前披露的5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來看,68%的受理企業被去年股票主承銷家數排名前10的保薦機構包攬。“從理論上講,科創板利好頭部券商,小券商很難說服發行人選擇其作為保薦機構。”上述保代人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多家大型券商都拿出數十億自有資金做跟投科創板項目之用。“一家企業跟投5000萬到8000萬的話,也就只能投幾十個項目,但科創板企業會越來越多,對券商的資本實力要求越來越高。”有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