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6 03:1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黃嘉祥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然科創板上市條件體現了包容性,此前被否也與沖刺科創板沒有必然的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科創板上市條件寬松及其審核放松。對于晶豐明源等曾上市失利的企業而言,闖關科創板無異于其登陸資本市場的另一次大考,也是對企業質地的一次重新檢驗。
作為國內LED照明驅動芯片細分領域巨頭,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豐明源”)開啟了第二次沖刺資本市場進程。這一次,它選擇的是科創板。
2018年8月,晶豐明源擬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被否。當時證監會發審委主要關注到晶豐明源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經銷收入在主營業務中占比較高、期末存貨余額逐期增加、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續等五大方面疑點。而對比現在的招股書來看,2018年公司經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已有所下降,但公司期末存貨余額、應收賬款仍在上升。
時代周報記者就上述經銷收入在主營業務中占比較高、期末存貨余額逐期增加等問題聯系晶豐明源,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像晶豐明源這樣的曾沖刺資本市場失利如今轉向科創板的企業并不在少數,西部超導、清溢光電、傳音控股、貝斯達等獲得受理的企業都曾有IPO失利或借殼上市失利的經歷。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科創板上市條件體現了包容性,此前被否也與沖刺科創板沒有必然的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科創板上市條件寬松及其審核放松。對于晶豐明源等曾上市失利的企業而言,闖關科創板無異于其登陸資本市場的另一次大考,也是對企業質地的一次重新檢驗。
隱憂未徹除
招股書顯示,晶豐明源主營業務為電源管理驅動類芯片的研發與銷售,產品包括 LED 照明驅動芯片、電機驅動芯片等電源管理驅動類芯片。目前,公司在國內LED照明驅動芯片市占率近三成,為國內第一;電機驅動芯片則是晶豐明源近年新研發并推廣的產品,以布局智能家居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晶豐明源是眾多沖刺科創板半導體企業中,唯一有IPO被否經歷的企業。時代周報記者對比兩次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發現,此前發審委關注的五大方面疑問中,有的問題已經有所緩解,有的卻依舊存在,甚至還有所加重。
其中,晶豐明源經銷收入占比較高曾引起發審委的關注,要求其說明經銷商對外銷售是否真實實現;有折扣銷售收入逐期增長、年度折扣率逐期上升的原因等問題。
根據晶豐明源這次的招股書,2016―2018年,公司經銷收入分別為 4.52億元、5.51億元和5.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9.72%、79.36%和73.09%,占比呈下降趨勢,不過依舊在70%以上。這主要是公司采取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公司向經銷商進行買斷式的銷售。
至于毛利率低于同行上市公司問題,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31%、22.06%和23.21%,公司毛利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同行業上市公司雖同為芯片企業,但由于主營業務產品結構不同,芯片產品及下游應用領域不同,使得各公司間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差異。
發審委還曾要求晶豐明源說明存貨余額持續增加及2017年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存貨跌價準備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據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6-2018年末,存貨余額分別為3923.99 萬元、8742.65 萬元和 8905.19 萬元,依舊呈上升趨勢。
對于2017年末公司存貨余額較2016年末增加4818.66萬元的原因,晶豐明源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系2016年末公司晶圓經營商出現產能不足、供應不及時的情形,導致公司在2016年末存貨余額偏低。2017 年,公司引進中芯國際作為合格晶圓供應商,擴大了晶圓供應產能,保證公司在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時原材料供應的及時性和連續性,從而使得存貨余額回升至合理水平。
此外,晶豐明源的應收賬款余額還在呈上升趨勢,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8242.05 萬元、1.11億元和1.3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14.52%、15.97%和 17.37%。
晶豐明源也在風險因素中表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賬齡在半年以內的應收賬款占比達99%左右,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現階段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較低、應收賬款周轉率較高,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較小。
產品種類單一
總的來看,晶豐明源此前遭遇問詢的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那么,上一次的IPO失利對其沖刺科創板又有何影響?
“相對于主板,監管層對科創板企業的關注點將發生轉變。在主板上市,證監會要對企業進行實質性審核,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而科創板實行注冊制,監管層更關注合規性,只要其滿足上市基本條件就有可能上市。”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像這樣IPO曾被否等負面信息,更有可能在上市后,由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作出反應。
前券商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認為,之前是否被否,與本次申請沒什么關系。之前被否在證監會二次過會也比比皆是,只要問題解決了,不應構成上市障礙,也不應被視為監管套利。
除了上述問題,晶豐明源還面臨著產品結構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晶豐明源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67億元、6.94億元及7.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91.53萬元、7611.59萬元及8133.11萬元。
招股書顯示,通用LED照明驅動芯片與智能LED照明驅動芯片營業收入占比最大,尤其是通用LED照明驅動芯片貢獻了主要的營收。報告期內,通用LED照明驅動芯片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3.23%、78.97%及75.63%,智能LED照明驅動芯片自2015 年起銷售,2016―2018年的營業收入占比達13.94%、16.87%及16.31%。
晶豐明源也在招股書中坦承,報告期內,單一的產品類型及下游應用有助于公司在發展初期集中精力實現技術突破,快速占領細分市場并建立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導致公司對下游行業需求依賴程度較高,整體抗風險能力不足。
“如果LED照明產品的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而公司未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布局,將會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帶來重大不利影響。”晶豐明源稱。
根據招股書,晶豐明源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540萬股,擬募資7.1億元,其中擬將1.69億元用于通用LED照明驅動芯片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擬將2.41億元用于智能LED照明芯片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擬將3億元用于產品研發及工藝升級基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