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10:3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陳澄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已受理的科創板上市申報企業名單中,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大特材”)是一家以高品質特種合金材料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已受理的科創板上市申報企業名單中,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大特材”)是一家以高品質特種合金材料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先的高端裝備先進基礎材料制造商,目前已形成合金材料和合金制品兩大產品體系。對于廣大特材是否具備沖擊科創板的實力,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公司,并專訪了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徐衛明。
實現進口替代
廣大特材位于張家港市,鋼鐵產業是當地傳統優勢產業,知名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的總部就位于此。與周邊大多數鋼廠不同,廣大特材更追求“特”。
根據招股書,公司的核心產品為高品質特種合金材料和相應的合金制品。其中,合金材料包括高品質齒輪鋼、高品質模具鋼、特種不銹鋼、高溫合金和超高強度鋼等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新材料產品;合金制品主要包括以合金材料為基礎制成的新能源風電、軌道交通及各類精密機械部件。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風電、軌道交通、機械裝備、軍工裝備、航空航天、核能電力、燃氣輪機、海洋石化、半導體芯片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
對于為何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徐衛明坦言,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倒逼公司“主動進軍高技術門檻的藍海市場,并尋求進口替代。”數據顯示,目前世界特種合金材料產量占總鋼產量的10%左右。而2017年我國特殊合金材料產量為3315萬噸,在粗鋼中的比例僅為4%,大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這種背景下,公司研發出高品質齒輪鋼。在新能源風電、軌道交通等領域,特種合金材料是要求較高的關鍵材料之一。據徐衛明介紹,以新能源風電為例,80%以上的故障發生于齒輪箱和發電機。而齒輪箱是傳動系統的關鍵部件,是完成風能轉換的核心部件。如果發生故障,容易引起設備停機。因此,對于齒輪鋼材料性能要求極為嚴苛。目前,公司的高品質齒輪鋼直接供應給南高齒、西門子等世界風電設備巨頭。
除了高品質齒輪鋼之外,招股書顯示,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的時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高鐵鍛鋼制動盤材料已通過中國中車認證,并成為唯一供應商,成功實現進口替代。
得益于公司不斷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專利45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并1次獲評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1項產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兩次承擔江蘇省科技支撐項目,1次獲批江蘇省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項目,多項產品獲得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未來成長可期
根據招股書,最近3年,公司來自高品質齒輪鋼的收入迅速上升,從2016年的5.72億元增至2018年的10.73億元。高品質齒輪鋼成為公司的核心產品。
對此,徐衛明認為,現有核心產品市場需求仍有待深度挖掘。在公司主攻的風電領域,根據全球風能協會數據,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3.30GW,較2011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1.4%。預計到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20GW,為2018年的5倍有余,增長空間巨大。
在公司另一個重點布局的軌道交通領域,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絡規劃》,到2025年全國高速鐵路將達3.8萬公里左右。同樣將給公司帶來重大利好。
對比最近3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特殊合金和特種不銹鋼開始嶄露頭角。據徐衛明介紹,特殊合金中的高溫合金,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并被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納入為重點發展的新材料產品。公司通過不斷研發,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目前,公司的高溫合金已經開始應用于航空、核能電力等領域。尤其是我國新一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建設,也涉及廣大特材的產品。
另外,公司首次成功突破6噸級低活化馬氏體鋼(CLAM)核聚變堆先進包層結構材料電渣技術。該技術是我國核電站建設過程中急需進口替代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新材料公司,廣大特材的發展與芯片產業息息相關。根據招股書,公司致力于超高純不銹鋼的研發,后者是指含高鎳、高鉻、高鉬的一種高合金不銹鋼,具有優秀的耐高溫及耐腐蝕性能。目前,公司的電子級超高純不銹鋼316LN生產技術已被某廠商用于半導體芯片裝備用管閥的制作,未來將進一步實現替代進口。
技術創新帶來了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公司的高溫合金等特殊合金材料銷售收入從2017年的424.90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934.17萬元,同比增長355%。2019年一季度,相關產品簽訂的合同金額已經超過4000萬元。
重視研發投入
招股書顯示,廣大特材2017年度和2018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8638.43萬元和1.2億元;2018年度營業收入為15.01億元。公司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公司本次發行選擇的上市標準為“標準一”。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科創板受理企業“鐘愛”的標準。
對于為何選擇申報科創板上市,徐衛明坦言,一方面,公司滿足科創板定位;另一方面,以高溫合金為代表的特殊合金材料已納入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需要較大規模資金支持該業務發展。目前,公司主要融資渠道為銀行貸款,有必要拓展其他融資方式,以解決資產負債率過高及新產品迫切開發、量產的問題。
此次公司計劃募資6.9億元,用于特殊合金材料擴建項目、新材料研發中心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與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招股書,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占比為3.42%。過去三年,公司整體研發費用在營業收入中的比例平均為3.03%。該項數據在目前的科創板受理企業中排名相對靠后。公司表示,隨著特殊合金等高端特種合金材料重點發展戰略的確立,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主要投資于上述領域。2018年在重點發展產品領域的研發投入占其收入比例達到67.27%,促進了該業務領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一項新技術研發成功后,可以應用很多年,并帶來較大規模的營收,從而降低了公司的研發占比。”據徐衛明介紹,日本大同、美國卡朋特、通裕重工等知名企業研發占比也普遍低于3%,“公司舍得在研發方面投入,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應用于核電的產品,一次實驗耗資100萬元,已經做了4次,只得出屈指可數的幾個數據。但這種實驗公司會一直進行下去。”
徐衛明表示,公司重視研發的底氣,在于未來成長的重點正在于此。通過不斷創新,公司已經取得軍工全部資質,相關產品在軍機、核潛艇等方面已在應用。同時,在核電、芯片等領域,公司已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