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 02:06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張淳藝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之后,共享住宿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新業態。和傳統酒店相比,共享住宿更能給人帶來家的感覺,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近年來,在年輕群體中,共享住宿的消費潮流逐漸風行:一套房,一間屋,都可以成為旅行在異域他鄉時的安身之所。不過媒體調查發現,這種以在線短租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卻處在法律與監管的“灰色地帶”。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之后,共享住宿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新業態。和傳統酒店相比,共享住宿更能給人帶來家的感覺,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不過,這一新生事物卻擊中了監管的盲區。一直以來,無論對于傳統酒店還是出租房屋,我們都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需要經過相關報批程序,對于消防、衛生等也有嚴格的規定。但對于共享住宿,目前缺乏統一的法律規范,誰來管、管什么、如何管一系列現實問題亟待回答。
有網友吐槽說一些平臺上的房源圖片與實際不符,許多住宿衛生不到位。相比之下,共享住宿的安全保障更令人擔憂。由于平臺對于上傳房產證沒有強制要求,也就難以有效核實房源的真實性。再者,共享住宿屬于個人對個人業務,房客只要和房東談好,就能直接拿鑰匙入住,不需要像住酒店一樣進行實名登記。公安機關對租住人員信息無法準確掌握,容易滋生吸毒、賣淫等違法犯罪行為。
2018年底,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牽頭制定的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行業自律性標準《共享住宿服務規范》對外發布,就入住身份核實登記、房源信息審核機制、衛生服務標準、用戶信息保護體系等方面提出要求,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共享住宿無標可依的尷尬。但是,行業自律固然重要,卻不能代替部門監管。該規范只是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平臺和房東很可能出現選擇性執行。
一些發達國家對共享住宿有嚴格的規范和監管。在德國,短租房屋必須要向政府申請特別許可,否則就將面臨高達10萬歐元的罰款。在西班牙,線上房屋出租平臺需要申請相關執照,確保房屋符合安全衛生規定。反觀國內,一些地方紛紛著手探索針對共享住宿的監管辦法,彌補制度空白。浙江省去年11月率先出臺《網絡預約居住房屋信息登記辦法(試行)》,實行租房安全準入制,并通過總臺登記、身份驗證等為安全把關。
只有解決共享住宿無法可依的尷尬,將其納入制度化軌道,規范服務標準,厘清平臺責任,才能推動這一新業態行穩致遠,健康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