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 03:31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王海燕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共閱”是指無門檻閱讀,藏書樓面向社會開放,大眾可以無償閱讀。試運營一年來,藏書樓接待讀者4.2萬人次,圖書借閱2000人次,5000冊次。
昨天,紅樓公共藏書樓開始正式運營。方非攝
家里書太多,沒地方擱,賣了又舍不得,這是很多愛書人的苦惱。昨天是世界讀書日,西城區(qū)紅樓公共藏書樓啟動正式運營。以后,您家里擱不下的珍貴藏書盡可以送到這里來享受托管服務(wù)。
從地鐵4號線西四站出來,沿著西四南大街向南走不多遠,就是紅樓公共藏書樓的所在。其前身是停業(yè)已久的紅樓電影院。西城區(qū)文化委歷時四年,將這座有著近70年歷史的二層小樓,改造成了全國首座公共藏書樓,由政府提供空間,委托社會機構(gòu)運營的模式,在全國也是首創(chuàng)。
走進這座頗具現(xiàn)代氣息的藏書樓,原先老式電影院的痕跡已經(jīng)難以尋覓。穿過入門處的書香咖啡廳,中庭區(qū)域別有洞天。四面兩層樓的空間均是靠墻而立的一排排書架。大廳中央是圖書館風格的閱讀區(qū),還有設(shè)計成階梯狀的休憩空間,在舉辦文化活動時,就成為別具一格的觀眾座席。
運營機構(gòu)負責人介紹,紅樓公共藏書樓秉承“眾藏、共閱、分享”的核心理念,圖書托管、圖書捐贈、圖書借閱、圖書購買等需求,在這兒一站式滿足。
所謂“眾藏”是指藏書來源于社會公眾。自去年4月23日開啟入藏以來,已吸引社會各界入藏圖書8萬余冊。不少知名學(xué)者和文化研究人員,如楊鴻勛、胡小偉、于洪笙、朱祖希、龍新民、孫毓敏、靳飛等62位名家將自己的珍藏放入了紅樓公共藏書樓。普通讀者以及中國版本圖書館、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9家機構(gòu)也紛紛以托管或者捐贈的形式入藏圖書。
“共閱”是指無門檻閱讀,藏書樓面向社會開放,大眾可以無償閱讀。試運營一年來,藏書樓接待讀者4.2萬人次,圖書借閱2000人次,5000冊次。
“分享”是指圖書藏家、作者通過讀者閱讀來分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思想感悟。
在今天的運營儀式上,藏書樓又入藏了文物研究和保護專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的單士元先生的藏書及珍貴手稿;漫畫家、雜文家、幽默理論的研究專家、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方成先生的個人藏書及珍貴手稿。
今后市民如有藏書需求,可先通過“紅樓公共藏書樓”APP、微信公眾號或電話預(yù)約。經(jīng)過初步篩選后,藏書樓會安排專家對其進行評估,將有價值的藏書選入館藏。納入館藏的圖書供公眾免費借閱。讀者可通過借閱、購買方式累積信用積分,享受免押金借閱福利;志愿者也可通過提供志愿服務(wù)換取積分的方式,取得借閱權(quán)利。
《電鰻快報》
熱門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