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5 11:0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及聯接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15%、托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5%;中證500ETF及聯接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15%、中證500ETF的托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5%。
近期,易方達率先調低部分指數基金費率的消息在公募業內傳開,作為行業頭部公司,此舉引起不小關注。對此,有觀點認為產品費率市場化競爭是大勢所趨,但也有人質疑“價格戰”。
業內人士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被動產品投資領域,低費率在海外屬于常態。國內基金公司下調費率,既是迎合了國際資管行業大趨勢,也是在產品相對同質化下提升競爭力的方法。從長期來看,對于公募基金整體行業,結構優化也會起到一定作用。
降費率提高產品吸引力
自4月22日起,易方達基金調低部分指數基金費率。其中,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及聯接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15%、托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5%;中證500ETF及聯接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15%、中證500ETF的托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5%。易方達基金表示,此舉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降低投資者的理財成本。
根據華寶證券計算,費率調整后,4只基金的管理費與托管費合計均為0.20%/年,另外易方達滬深300ETF及其聯接基金管理費和托管費合計為0.30%/年。在滬深300、中證500、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相關ETF標的中,易方達相關基金均為管理費和托管費合計最低的標的。
據了解,易方達基金此次調低指數基金費率并不是公募基金行業首次在ETF中打價格牌。今年2月,平安基金公告,公司發行的一只創業板ETF管理費率為0.15%/年,托管費率為0.05%/年,管理費和托管費合計0.20%/年,此前,市場上絕大多數股票ETF的管理費率為0.5%/年。平安創業板ETF也成為創業板指數相關ETF產品中費率最低的標的。
某公募基金人士稱,調低產品的費率不失為一種提高競爭力的方式。尤其在流動性和跟蹤誤差上都不占優的情況下,降低費率能夠彌補一些劣勢。
同質化下競爭激烈
事實上,在海外市場,基金公司降低ETF費率來吸引客戶的做法已屢見不鮮。去年8月,富達基金就曾宣布,公司推出兩只管理費為0%的新指數追蹤共同基金。隨著平安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在ETF費率上打“低價牌”,業內人士認為,ETF低費率是國際必然趨勢,國內ETF也有可能出現降價潮。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負責人劉亦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ETF產品費率降低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基金運營效率的提升以及隨著ETF本身壯大帶來的規模效應,ETF產品本身的運營成本下降,使得ETF產品本身留下費率下調空間;國際資管行業大趨勢是更低的費率,基金公司下調費率迎合了國際大趨勢;ETF本身的運作存在高度的同質化,部分公司通過低費率加強市場競爭力。
盈米基金的基金分析師陳思賢指出,今年外資加速流入國內,海外機構投資者非常偏好被動投資,該細分領域潛在市場極大,降低費率也有可能將提高吸引力。
某中型公募基金華東地區渠道副總楚凱(化名)認為,目前基金銷售費率差別主要體現在銀行端和網端,費率差可能達到10倍,這會引導投資者到網端購買。但是他認為,通過在費率上做“文章”從而爭取規模,主要還是針對機構客戶。
長期利于市場結構優化
劉亦千認為,只要基金公司不是“賠本賺吆喝”,基金公司本身提供的資產管理服務和投資者服務保質保量,降低費率對于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情。陳思賢也表示,調低產品費率首先受益的是投資者,低費率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了解指數投資及其長期投資價值,減少投資中的追漲殺跌現象,這不僅能夠推動普惠金融,更能夠優化市場結構,推動A股向成熟市場靠近。
劉亦千還提到,費率的降低將導致小公司發展ETF無利可圖,太小的管理規模可能不足以彌補成本,從而被迫退出ETF市場。換言之,這注定是一個寡頭者的游戲。陳思賢指出,當低費率成為行業共識,那么流動性和跟蹤誤差則成為投資者挑選ETF的決定性因素,由于大型基金公司對于ETF產品線普遍布局得更早,已經積累了一些管理經驗和規模,往往在流動性和跟蹤誤差上也占優,使得中小型基金公司介入很難。
劉亦千還表示,低費率可能倒逼中小公司走多樣化競爭道路,催生創新ETF和另類ETF。的發展。此外,還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ETF費率的降低還將降低FOF的管理成本,促進FOF的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